[发明专利]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620999.1 | 申请日: | 2010-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115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9 |
发明(设计)人: | 宫迫贤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佳能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N5/232 | 分类号: | H04N5/232;G03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 |
地址: | 日本东京都大***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摄像 设备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更特别地,涉及一种通过使用摄像设备中的光学和电子振动校正系统来对摄像设备的振动进行校正的技术。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摄像设备变得更加小型化以及光学系统产生的倍率变得更高,摄像设备的振动可能很大程度上降低所拍摄图像的质量。已经提出了各种振动校正功能,来校正摄像设备的振动引起的所拍摄图像的模糊。已知安装在摄像设备中的传统的振动校正功能,在该振动校正功能中,校正方法使用光学和电子振动校正系统(参见例如日本专利2803072)。
首先,光学振动校正系统检测摄像设备的振动,并驱动振动校正光学系统以消除检测到的振动,从而校正振动以使得入射在图像传感器上的被摄体光总是进入摄像面上的相同位置。然后,电子振动校正系统确定图像之间的偏移以检测不能由光学振动校正系统校正的剩余振动。电子振动校正系统移动图像读取区域以消除所确定的图像之间的位置偏移,从而校正剩余的低频振动。以这种方式,摄像设备可以使用光学和电子振动校正系统来改善校正能力。
然而,已知的使用光学和电子振动校正系统的校正方法遇到了以下问题。用于检测摄像设备的振动量的角速度传感器可以以高精度检测高频振动。然而,在1Hz以下的低频,角速度检测特性通常变差。此外,电子振动校正系统不能校正累积时间期间的振动。当基于图像之间的模糊的检测的电子振动校正系统对不能由光学振动校正系统校正的所有剩余振动进行校正时,在生成大振幅低频振动的情况下,由于在累积时间期间的振动导致图像质量劣化。
发明内容
考虑到上述情况做出本发明,并且本发明在使用光学和电子振动校正系统的振动校正方法中,在改善累积时间期间的振动的情况下改善了振动校正能力。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摄像设备,包括:摄像部件,用于拍摄由光学系统形成的被摄体图像;振动检测部件,用于检测施加至所述摄像设备的振动;矢量检测部件,用于从所述摄像部件所拍摄的图像检测运动矢量;第一计算部件,用于根据基于来自所述振动检测部件的输出而获得的信号以及基于所述运动矢量的信号,计算第一校正量;第二计算部件,用于基于所述运动矢量来计算第二校正量;第一校正部件,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校正量来进行光学振动校正;以及第二校正部件,用于基于所述第二校正量,通过改变图像读取区域来进行电子振动校正,其中,所述摄像设备使用所述第一校正部件和所述第二校正部件来进行振动校正。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控制摄像设备的方法,所述摄像设备包括用于拍摄由光学系统形成的被摄体图像的摄像部件,所述方法包括:振动检测步骤,用于检测施加至所述摄像设备的振动;从所述摄像部件所拍摄的图像检测运动矢量;根据基于所述振动检测步骤的输出而获得的信号以及基于所述运动矢量的信号,计算第一校正量;基于所述运动矢量来计算第二校正量;第一校正步骤,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校正量来进行光学振动校正;以及第二校正步骤,用于基于所述第二校正量,通过改变图像读取区域来进行振动校正,其中,通过所述第一校正步骤和所述第二校正步骤来进行振动校正。
通过以下(参考附图)对典型实施例的说明,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和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摄像设备的结构的框图;
图2A是用于说明在第一实施例中的利用矢量系数控制器130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2B是示出在第一实施例中的系数K的值的变化的图;
图3是用于说明在第一实施例中的针对电子振动校正的可移位像素数的图;
图4A是用于说明在第二实施例中的利用矢量系数控制器130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4B是示出在第二实施例中的系数K的值的变化的图;
图5A是用于说明在第三实施例中的利用矢量系数控制器130的处理的流程图;以及
图5B是示出在第三实施例中的系数K的值的变化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将根据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注意,将说明在图像的横向或纵向上的振动校正控制。由于在其它方向上的振动校正控制是相同的,所以将不再重复对其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佳能株式会社,未经佳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209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处理渗碳装炉工装
- 下一篇:一种金属复合涂层防护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