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目标图像识别系统及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620250.7 | 申请日: | 201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738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25 |
发明(设计)人: | 李子青;陈水仙;易东;王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F17/3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周国城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目标 图像 识别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目标图像识别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图像识别一般是指通过将待识别的目标图像与已知图像进行比对,以确认目标图像是否与已知图像匹配。图像识别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在安防领域用于逃犯追踪等,在医疗领域用于判断病症的发生等。
现有技术中对目标图像的识别,特别是对人脸的识别,主要采用的方法是通过单一的图像采集设备,例如视频监控摄像头,对特定区域内的目标图像进行采集,通过因特网传送到图像识别系统来识别该目标图像,并将识别结果进行反馈给相关用户。
但是,随着通信方式的多样化,图像获取途径已经不局限于固定的监控摄像头,而移动终端等移动设备很多也都具有拍摄图像的功能。例如,警察局通缉一犯人,如果某移动终端用户看到一个嫌疑人,用移动终端拍摄下来并希望能立刻传送到图像识别系统进行识别,但是目前还没有这样的图像识别系统,能够接收通过不同网络传送的图像数据进行识别。
也就是,在现有的监控视频方案中,只能对固定的地点进行采集图像,不能针对一些移动的目标图像进行跟踪采集,具有区域限制性。对于一些特殊的隐蔽性需求无法满足,而且系统的成本很高不宜大规模地应用。手持终端方案,主要是针对移动终端的应用,由于移动终端的局限性,数据的处理能力非常有限,图片的采集量上比较小,系统的不够稳定等缺点;网络上传方案,需要在特定网络环境,利用PC机有线的Internet网络工具,而且图片的采集上只能来源于网络或者以及人工的采集方式来完成,图片的真实性等问题得不到有效的保证。鉴于目前图像识别系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缺点,如果能够提出一种多网融合的目标图像识别系统,将改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在于:实现服务器端快速响应对比查证的请求,并返回查询结果。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目标图像识别系统和方法,能够识别来自不同网络类型的图像数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目标图像识别系统,该系统包括:不同类别的图像获取装置,用于获取图像,类别包括移动终端、视频监控终端以及网络PC终端;网络适配单元,用于接收由所述图像获取装置获取的、经由不同网络传送的图像数据,并对接收的图像数据进行适配解析,以使系统能够识别来自不同网络的图像数据;图像比对单元,用于将经网络适配单元适配的图像数据与数据库中存储的目标图像数据进行比对,以判断数据库中是否存在与该图像数据匹配的图像;识别结果显示单元,根据比对的结果生成识别结果。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目标图像识别方法,该方法包括:图像获取步骤,利用图像获取装置获取图像,图像获取装置包括移动终端、视频监控终端以及网络PC终端;网络适配步骤,接收由所述图像获取装置获取的、经由不同网络传送的图像数据,并对接收的图像数据进行适配解析,以使目标图像识别系统能够识别来自不同网络的图像数据;图像比对步骤,将经网络适配的图像数据与数据库中存储的目标图像数据进行比对,以判断数据库中是否存在与该图像数据匹配的图像;识别结果生成步骤,根据比对的结果生成识别结果。
通过使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对通过各种图像采集方式,利用不同网络传递的图像数据,能够随时随地实现图像识别,构建先进的目标图像数据库搜索引擎,完成对输入的图像数据的自动搜索比对,并返回相关图像识别应用系统所需的信息;建立有效的目标图像数据库,使得其具有良好的扩展性能,并方便批量操作和管理。本发明可以选择待提交的图像数据的模式,要么仅提交原始图像数据,要么提交图像的特征数据及对应的图像。本发明具有人性化的图像识别结果查阅,并能够有较好移动的视觉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目标图像识别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发明的基于监控视频网的目标图像识别系统终端侧结构图;
图3所示为本发明的图像处理前端结构示意图;
图4所示为本发明的移动终端客户端工作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详细描述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目标图像识别系统,其中可利用手持终端(例如智能移动终端、警用移动终端)、视频监控终端、网络PC终端等进行图像采集,并通过无线网、视频网及因特网等进行数据传输,为面向公共安全中身份识别的智能视觉物联网综合应用系统提供目标图像识别方案。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目标图像识别系统的结构图。
参照图1,目标图像识别系统100包括一图像获取装置10、目标图像识别装置20、数据库管理装置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202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发光系统的鞋类物品
- 下一篇:一种显示装置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