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腹板定位装置及叶片腹板成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619441.1 | 申请日: | 201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48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陈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艾郎风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11/00 | 分类号: | B25B11/00;F03D1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胡美强 |
地址: | 2013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腹板 定位 装置 叶片 成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力发电设备及其制造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腹板定位装置及叶片腹板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风能作为一种可持续、无污染的能源以被广泛利用。风力发电设备是将风能转换为机械功的动力机械,又称风车。广义地说,它是一种以太阳为热源,以大气为工作介质的热能利用发动设备。利用风力带动风车的叶片旋转,再透过增速机将旋转的速度提升,来促使发电机发电。依据目前的风车技术,大约是每秒三公尺的微风速度(微风的程度),便可以开始发电。
如图1所示,叶片通常包括了背风面1和迎风面2。为了提高两者连接的强度,背风面1和迎风2内部通过若干组腹板组进行在内部进行支撑加固。每组腹板组包括了一前缘腹板3和后缘腹板4,该前缘腹板3和后缘腹板4相互平行,在其之间横设有一撑夹5以对前缘腹板3和后缘腹板4进行一横向支撑。
传统的叶片制造方法中前缘腹板3,后缘腹板4以及横夹5为各自独立制造。按照尺寸要求在前缘腹板3和后缘腹板4的中间固定撑夹5后,用环氧胶黏剂粘贴牢固,固化后前缘腹板3、后缘腹板4以及撑夹5连接成一体。然后,用行车吊往背风面1的胶接面的上方,利用刮板在胶接面的施胶区域刮胶,施胶完成后把前缘腹板3和后缘腹板4放置在对应的施胶区域上。再合模施加压力使腹板下方的环氧胶黏剂挤出,用刮板收胶使迎风面胶接良好。
这种工艺流程在生产过程较多占用人工时间,在合模后不能同时进行下一步工序,占用模具周期较长,叶片制造周期也较长,而且所用胶黏剂用量较多,存在较多浪费现象,大大增加了叶片的制造成本。且在黏连腹板组时难以确保腹板与施胶表面的垂直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生产过程较多占用人工时间,模具周期较长,胶黏剂用量较多存在较多浪费现象,导致叶片制造成本较大,且腹板的垂直度难以保证的缺陷,提供一种腹板定位装置及叶片腹板成型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腹板定位装置,其特点在于,其包括:
一支架,该支架包括一横梁;
至少一个设于该横梁的前端部的横向定位机构;
一设于该横梁的前端部的纵向定位机构,该纵向定位机构位于该横向定位机构的上方;
该支架还包括位于该横向定位机构后方的垂直定位板。
其中,该纵向定位机构包括一升降机构,该升降机构的底部活动连接一纵顶块。
其中,该纵顶块与该升降机构通过一球型连接副连接。
其中,该升降机构为一螺杆,该螺杆的顶部设有一把手。
其中,该升降机构为一汽缸。
其中,该横向定位机构包括一伸缩机构,该伸缩机构与该垂直定位板相对的端部固设有一横顶块。
其中,该伸缩机构为一螺杆,该螺杆的前端设有一把手。
其中,该伸缩机构为一汽缸。
其中,该支架还包括一位于该支架后端部的固定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采用上述腹板定位装置实施叶片腹板成型方法,其特点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该横向定位机构将一腹板的侧壁抵压于垂直定位板上;
S2、在一叶片半模的施胶区域设置连续毡;
S3、该纵向定位机构将该腹板的底部紧压于连续毡上;
S4、在该腹板的底部边缘以及该叶片半模的边缘设置密封区。
其中,步骤S4后还有一对所述密封区实施抽真空然后灌注的步骤,所述腹板为前缘腹板或者后缘腹板。
其中,步骤S4包括将缝合布卷铺设于该腹板的底部边缘,形成一将连续毡容置于内部的腹板密封区;以及将缝合布卷铺设于该叶片半模的边缘形成一叶片半模密封区的步骤。
其中,在抽真空然后灌注的步骤后,在腹板的顶部涂覆粘连剂然后将两叶片半模合模。
本发明中,上述优选条件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发明各较佳实例。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发明的腹板定位装置的横向定位机构能保证腹板与水平面保持垂直状态,纵向定位机构则有效地将腹板的底部紧压于施胶表面(连续毡)上,使得腹板的定位更为准确稳定且操作更为便捷。本发明中的叶片腹板成型方法在传统的对叶片半模的抽真空和灌注过程中,同时进行了腹板(前缘腹板或后缘腹板)与叶片半模的连接作业,随后将两个叶片半模合模完成腹板组的固定。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艾郎风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艾郎风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1944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金刚石整平轮及生产工艺
- 下一篇:一种龙门移动驱动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