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俯姿折叠滑车无效
申请号: | 201010608030.2 | 申请日: | 2010-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62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陈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伟 |
主分类号: | B62K15/00 | 分类号: | B62K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区科技园***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折叠 滑车 | ||
1.一种俯姿折叠滑车,包括车轮、车架、手柄、位于车轮上的止动装置、脚踏、小腿垫、助力鞋护套。车轮与车架的两个端部连接,扶手与车架连接且位于车轮附近,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包括支撑杆Ⅰ、支撑杆Ⅱ、支撑杆Ⅲ、与手柄连接的支撑杆Ⅳ、支撑杆Ⅴ、用于支撑人体髋部的支撑杆Ⅵ、支撑杆Ⅶ、用于支撑人体肩部的支撑杆Ⅷ、摆杆组件、弧形髋托带,其中,支撑杆Ⅳ的一端与车轮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支撑杆Ⅲ、支撑杆Ⅷ活动连接,支撑杆Ⅲ与支撑杆Ⅱ活动连接,支撑杆Ⅱ与支撑杆Ⅰ活动连接,支撑杆Ⅰ的另一端与车轮连接,支撑杆Ⅶ的一端与支撑杆Ⅱ活动连接,支撑杆Ⅶ的另一端分别与支撑杆Ⅴ、支撑杆Ⅵ活动连接,所述摆杆组件的一端与支撑杆Ⅴ活动连接,另一端与托件连接,所述弧形髋托带通过其上的扣与支撑杆Ⅵ的套环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俯姿折叠滑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Ⅵ为两根支杆,其中,两根支杆的一端与支撑杆Ⅶ顶部活动连接,两根支杆的另一端为套环,该套环用于套在弧形髋托带的扣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俯姿折叠滑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摆杆组件由摆杆、托件、连杆、脚踏、钢丝绳、滑轮、扭转弹簧、三角形卡件、单向凸轮、镰刀形锁件、主轴、固定架、动滑轮支架、圆弧外罩,其中,圆弧外罩连接在固定架。摆杆一端的一段通过主轴活动连接在固定架的内侧且位于动滑轮支架的内侧,摆杆的另一端通过轴与连杆连接,连杆末端与托件连接,托件与脚踏孔连接。所述动滑轮支架通过主轴连接在固定架的内侧,动滑轮支架的滑轮端由轴与镰刀形锁件和扭转弹簧活动连接,其中,镰刀形锁件长端的底端有锯齿形凹槽,短端位于动滑轮支架外侧,所述单向凸轮与动滑轮同轴,且位于动滑轮支架一侧的外侧,动滑轮位于动滑轮支架顶端内侧。其中,扭转弹簧套在主轴上,一端在动滑轮支架上,另端在固定架上,所述钢丝绳一端固定在固定架末端,经过滑轮的另一端固定在连杆上,所述三角形卡件位于摆杆上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俯姿折叠滑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摆杆组件由固定架、摆杆、连杆、托件、齿轮、滑轮、齿轮状态控制件、钢丝绳、脚踏、扭转弹簧、圆弧外罩、支撑板、主轴、单向轮、弹簧片组成,其中,支撑板一面连在支撑杆5的一端,一面与主轴固定连接,边缘与圆弧外罩连接,主轴穿过上齿轮和固定架上端,固定架中部、下齿轮、单向轮、上滑轮、扭转弹簧依次穿在下主轴上,其中,单向轮内轴与下齿轮固定,单向轮外层固定在上滑轮上,扭转弹簧一端连在上滑轮侧面,另端固定于固定架,其余滑轮分别装在固定架末端和摆杆下端,齿轮状态控制件以轴连在支撑板上,凸端与上齿轮可啮合。弹簧片连在固定架弧形上沿上。摆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固定架下端,另端以轴与连杆连接,托件一端固定在连杆的末端,另一端套在脚踏孔里,钢丝绳一端连接在上滑轮上,另一端经过两个下滑轮连在连杆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俯姿折叠滑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由底板,活动底版,提板,轴,扭转弹簧组成。其中,活动底版、扭转弹簧经轴与底板链接。提板下端与底板后部连接,上端的孔套入托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俯姿折叠滑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力鞋护套包括上翘起的端部,带齿的底板,在底板的两侧有钢丝卷、有系带孔,在系带孔上有系带,在助力鞋护套的后部两侧有挡板,在挡板的后部一侧有内凸板,在挡板的后部另一侧有调节螺杆,在助力鞋护套底部设有L形助蹬板,该助蹬板两端的L形杆与挡板活动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俯姿折叠滑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摆杆上增设有固定轨道,该固定轨道与支撑杆Ⅴ或支撑杆Ⅶ用十字形调节架活动连接。固定轨道内部设有滑块,外部为弧形轨道,滑块与弧形轨道之间有滚珠,滑块通过连接杆与摆杆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俯姿折叠滑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Ⅴ包括一根支杆、一根微调伸缩杆、一个后底座,其中,支杆的一端与摆杆组件连接,另一端与支撑杆Ⅶ顶部活动连接,所述微调伸缩杆的一端与支杆活动连接,另一端与支撑杆Ⅶ顶部活动连接,后底座活动连接在支杆的上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伟,未经陈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0803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传送系统
- 下一篇:水胶胶点转移两用复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