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工程机械及其固定转塔有效
申请号: | 201010602603.0 | 申请日: | 2010-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945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15 |
发明(设计)人: | 刘星;刘志斌;邱翠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04 | 分类号: | E04G21/04;B66C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兆岭;逯长明 |
地址: | 4101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程机械 及其 固定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工程机械的固定转塔。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固定转塔的工程机械。
背景技术
为了方便传输的物品能够顺利地到达目标位置,在混凝土泵车、起重机等工程机械中,通常设置转台,而为了方便转台与工程机械的连接,通常在转台和底盘之间设置有固定转塔。
请参考图1,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典型的固定转塔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中所示,固定转塔本体包括转台连接板11,连接于转台连接板11且位于其下方的筒体,筒体焊接于固定转塔本体的上板13,固定转塔本体还包括由包括上板13在内的多块板连接形成的箱体,箱体的后端部设置有后支腿的连接座12,前端设置有伸缩支腿的滑道14,以方便支腿的设置。
由于固定转塔本体起着连接转台和前后支腿的作用,其上设置有很多的预留接口,这就使得固定转塔本体的体积较大,重量较重,因此,现有技术中,为了方便固定转塔本体与底盘的连接,一般在固定转塔本体和底盘之间设置固定转塔的副梁,即固定转塔本体通过螺栓与副梁连接,副梁通过螺栓与底盘连接。
由于固定转塔本体连接转台和支腿,工作过程中,固定转塔本体会接受通过转台和支腿传递来的作用力,并将作用力通过副梁传递至底盘。具体地,上述作用力主要包括上下振动作用力、工程机械移动过程中启动停车时的前后冲击作用力和转弯时的左右侧倾扭转作用力,与转台连接的臂架等装置的重量较大,惯性力很大,因此,为了保证副梁能够足以承受上述作用力,副梁的长度一般很长,结构比较复杂,制造加工困难,成本较高。
因此,如何在保证足以承受作用力的基础上,简化固定转塔的结构,降低固定转塔的重量,就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固定转塔,该固定转塔在保证能够承受工作过程中的各种作用力的基础上,简化了结构,减小了体积和重量。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固定转塔的工程机械。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工程机械的固定转塔,包括设置有支腿座的转塔座和与所述工程机械的底盘连接的底架,所述转塔座包括立筒和设置于所述立筒上方的转台连接板,所述底架与所述转塔座一体设置,且位于所述转塔座的下方,所述转塔座的立筒的下端部延伸至所述底架的下端面。
优选地,所述转塔座还包括拉梁,所述拉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立筒的侧壁和所述支腿座固定连接,所述拉梁的延伸方向重合于处在完全展开状态的支腿的延伸方向。
优选地,所述拉梁的数目为两个,且对称设置于所述固定转塔的左右中心线的两侧。
优选地,所述拉梁的数目为四个,且对称设置于所述固定转塔的左右中心线的两侧。
优选地,所述转塔座还包括拉板组件,所述拉板组件固定于所述拉梁的上方,其端部与所述立筒的侧壁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支腿座上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内设置有轴套。
优选地,所述底架包括固定连接的连接板和支撑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底盘连接,所述支撑板位于所述拉梁的下方,且与所述拉梁的形状相适应。
优选地,所述连接板包括左连接板和右连接板,二者之间设置有加强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工程机械,包括底盘和固定于所述底盘的固定转塔,所述固定转塔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固定转塔。
优选地,具体为混凝土泵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026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