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硅钢脱硫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99076.2 | 申请日: | 2010-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212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发明(设计)人: | 侯东涛;陈泽民;邓利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7/064 | 分类号: | C21C7/064;C21C7/072;C21C7/10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王思俊 |
地址: | 030003***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硅钢 脱硫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嘴精炼炉硅钢脱硫的方法。
背景技术
硅钢生产中降低钢水中的硫含量,硫原子间隙在体心立方晶格中引起晶格歪扭,增大内应力,使矫顽力和磁滞损耗增加,铁损提高,磁感应强度降低。现有的硅钢脱硫的方法是在RH加入脱硫剂脱硫,存在脱硫效率低,对浸渍管侵蚀大的缺点。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硅钢脱硫的方法的上述不足,降低钢水中的硫含量,本发明提供一种脱硫率高、对浸渍管侵蚀小的硅钢脱硫的方法。
本发明是利用底吹氩使钢水在真空室内循环,其速率比提升气体速率低,使钢渣反应更加充分,提高了脱硫效率。
本发明对设备的要求
1系统负载极限真空度≤2mbar;
2钢包底吹氩最大强度≥5L/(min·t)。
本发明对钢液的(到站初始条件)要求
1钢液初始温度≥1590℃;
2到站碳含量0.02%-0.05%,氧含量0.04%-0.08%;
3钢包自由空间(400mm-600mm);
4初始渣层厚度≤100mm。
本单嘴精炼炉硅钢脱硫方法包括以下依次的步骤:
I将钢包开至液压顶升位,将钢包顶起,浸入插入管,打开底吹氩,搅拌强度为3L-5L/(min·t),抽真空,在3-5分钟内将真空度抽至2mbar以下,将钢水吸入单嘴精炼炉的真空室;
II在真空状态下利用钢水残余氧与钢中的碳进行反应,脱碳时间18分钟-22分钟保证真空度保持≤2mbar的时间不少于10min;
III按照钢种成分的要求合金进行合金化,加入的合金使钢水的成分的质量百分比达到该钢种成品的要求。同时加脱硫剂。
脱硫剂加入量=1.2×钢水量(t)×(到站S%-目标S%)×1000Kg。
IV加入脱硫剂后底吹氩流量为5L-7L/(min·t),搅拌6-10分钟。
V打开真空阀破真空,关闭底吹氩。
钢水结束温度不低于1580℃,取样分析钢水成分。
本发明的脱硫剂是石灰和萤石的混合物,石灰/萤石(质量)在3-5之间。
本硅钢脱硫的方法使用单嘴精炼炉脱硫,使用底吹氩对钢水进行搅拌,底吹氩搅拌相对与提升气体而言相对温和,使得钢渣间的反应时间延长,钢渣间的反应更加充分,为脱硫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使得脱硫效率明显提高。本单嘴精炼炉硅钢脱硫的方法脱硫率高,可将钢水中的硫脱除到8ppm-20ppm,脱硫率可达到70%-90%,浸渍管寿命提高至3000-5000分钟与底部罐寿命相当,从而使浸渍管的更换周期加长,生产节奏更加平稳,耐材成本大幅度降低。
实施例一
钢种为DW600(企业标准),90t钢包,采用本发明工艺脱硫,工艺路线为转炉→单嘴精炼炉→CCM。
单嘴精炼炉初始条件为:温度1590℃,氧:566ppm,钢包自由空间即渣面到钢包上沿的垂直距离为400mm,渣层厚度为100mm,钢水重量为81.5t。
单嘴精炼炉处理前的钢水成分的质量百分比为:
C 0.36%; Si 0.00; Mn 0.03; P 0.009%;
S 0.0085%; Al 0.00; 其余为Fe与不可避免的杂质。
本脱硫的方法实施例为下述依次的步骤:
I将钢包开至液压顶升位,将钢包顶起,浸入插入管,打开底吹氩,搅拌强度为4L/(min·t),用蒸汽喷射泵抽真空,4分钟将真空度抽至2mbar以下,将钢水吸入单嘴精炼炉的真空室;
II在真空状态下利用钢水残余氧与钢中的碳进行反应,脱碳时间22分钟,真空度保持≤2mbar的时间12min;
III按照钢种成分的要求加Mn330Kg、A1390Kg与Si1550Kg合金化,同时加脱硫剂500Kg。
IV加入脱硫剂后底吹氩流量为6L/(min·t),搅拌7分钟。
V打开真空阀破真空,关闭底吹氩。
钢水结束温度1580℃,取样分析钢水成分,钢水成分的质量百分比为:
C 0.003%; Si 1.39%; Mn 0.40%;
P 0.012%; S 0.002%; Al 0.22%;
其余为Fe与不可避免的杂质。
硫脱除到20ppm,脱硫率为76.4%。
实施例二
钢种为DW350,90t钢包,采用本发明工艺脱硫,工艺路线为转炉→单嘴精炼炉→C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990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