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磁屏蔽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97708.1 | 申请日: | 2010-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483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冯胜杉;侯信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9/00 | 分类号: | H05K9/00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郑小军;冯志云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 屏蔽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电磁屏蔽模块。
背景技术
由于电子电力的特性,几乎所有的电子产品于运作过程中都会产生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EMI)的问题。电磁干扰EMI会造成其它电器设备工作中断、不正常关机、维护增加、串扰以及系统延迟。另外电磁波辐射也会造成人体的伤害,因此先进国家对于电子产品的EMC或EMS均立法予以规范。因此于规划设计就必须针对可能的电磁问题,予以排除。若没有在设计初期计算EMC,并针对整个产品从外壳、插槽、孔径等外部装置到内部元件排列及材料做精密设计,当后期无法通过EMC测试时,所耗费的成本将远大于当初的预估。
基本上,电磁干扰是电流通过电场移动的电荷或电场的变化而引起。最常见的是包含尖锐边缘的电气传输产生电磁辐射,例如数据、频率、地址及控制信号等。
目前,一种常见应用于电路板上的电子屏蔽,是以支架与遮蔽盖两件式部件进行组合。在组装过程中,先将支架焊接于电路板上,再将遮蔽盖组装于支架上。然而,当遇到维修时还必须将遮蔽盖拆除,拆除过程既耗时又耗工,而且越靠近支架内缘的零件越不易维修。另一种电子屏蔽,是以单件式部品直接焊接于电路板上。然而同样地,当遇到维修时,也必须将部件退锡拆除,维修后再以手工进行焊接,过程比上例更耗时与耗工,而且易于损坏此遮蔽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电磁屏蔽模块,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出一种电磁屏蔽模块,应用于具有接地线路的电路板。电磁屏蔽模块包含盖体以及多个卡扣。盖体具有接触部。盖体覆盖于电路板且接触部接触电路板的接地线路。每一卡扣皆包含固定部与卡合部。固定部固定至电路板。卡合部能够被扭转,使卡合部卡合接触部于卡合部与电路板之间。
本发明的电磁屏蔽模块可先将多个各自独立的卡扣固定于电路板上,再利用卡扣将电磁屏蔽固定至电路板上,并不需将电磁屏蔽焊接于电路板上。再者,在维修时,仅需将卡扣反方向扭转即可轻易取下电磁屏蔽,此举利于维修,而且不会损坏电磁屏蔽。同时本发明的电磁屏蔽模块所提出的多个卡扣结构单纯,因此可节省加工和安装所耗费的工时。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附图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A所示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电磁屏蔽模块的立体视图,其中盖体尚未固定至电路板;
图1B所示为图1A中的电磁屏蔽模块的立体视图,其中盖体已固定至电路板;
图2为所示为图1A中的盖体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所示为图1A中的卡扣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附图揭露本发明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际应用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际应用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发明。也就是说,在本发明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际应用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附图起见,一些已知惯用的结构与元件在附图中将以简单示意的方式表示。
本发明的一技术态样是一种电磁屏蔽模块。更具体而言,其主要可先将多个各自独立的卡扣先固定于电路板上,再利用卡扣将电磁屏蔽固定至电路板上,并不需将电磁屏蔽焊接于电路板上。在维修时,仅需将卡扣反方向扭转即可轻易取下电磁屏蔽,相当利于维修,而且不会损坏电磁屏蔽。
请参照图1A与图1B。图1A所示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电磁屏蔽模块2的立体视图,其中盖体20尚未固定至电路板1。图1B所示为图1A中的电磁屏蔽模块2的立体视图,其中盖体20已固定至电路板1。
如图1A与图1B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电磁屏蔽模块2可应用于一般常见的电路板1。电磁屏蔽模块2可包含有盖体20以及多个卡扣22。盖体20可具有接触部200。如图1A与图1B所示,盖体20的接触部200可以由盖体20的边缘平行延伸而出,以配合平贴于电路板1上。由于图1A与图1B所示的盖体20为四方形,因此盖体20的接触部200即环绕盖体20的四个边形成,但并不以本实施方式为限,应视实际应用中的盖体外型而弹性地变化。由此,盖体20即可覆盖于电路板1上,且接触部200可接触电路板1的接地线路,由于接地线路覆盖于盖体20下并与接触部200接触(因此于图1A与图1B中并未示出),进而达到防止电磁干扰造成电路板1上重要电子零件损害的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977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