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虾过敏原标准物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97485.9 | 申请日: | 2010-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094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9 |
发明(设计)人: | 匡华;胥传来;邓小芳;马文蔚;勇倩倩;宋姗姗;王利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34 | 分类号: | G01N1/34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 代理人: | 时旭丹;刘品超 |
地址: | 214122 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过敏原 标准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一种虾过敏原标准物的制备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食物过敏已成为一个公众性的食品安全问题,而虾是最常见的八大食品过敏原之一。过敏疾病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虽然激发过敏反应的最低过敏原的量随着人群的不同而不同,但是微量的过敏原就可以使绝大部分患者产生过敏症状。研究虾过敏原的检测与控制,必须首先获得高纯度的过敏原组分,它可以更为细致地了解虾过敏原的生化特征及各种加工过程中对其致敏性的影响提供实验材料,从而有助于低过敏或无过敏的虾制品以及虾过敏原的检测。而当前对于研究过敏原检测的关键问题就是没有标准物质,所以制备标准物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虾过敏原标准物的制备方法,同时该方法不能破坏所制备物质的生物活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虾过敏原标准物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采取低温搅拌浸提、分级盐析、低温离心和凝胶过滤层析等多种技术相结合的手段,将高致敏性蛋白组分从虾中分离出来,最大程度的保留了蛋白质的生物活性。制备步骤为:
(1)脱脂
虾仁捣碎均质后,用60~90℃石油醚脱脂,按虾肉质量︰石油醚体积比为1︰10(W/V),在低于60℃下进行搅拌萃取12h,4℃ 6000r/ min离心15 min,弃上清,沉淀置于通风橱使石油醚挥发得脱脂虾肉。
(2)浸提
将脱脂虾肉溶解于4℃预冷的0.05mol/L、pH7.4的磷酸盐缓冲液中,虾肉质量︰磷酸盐缓冲液体积比为1︰20(W/V),4℃磁力搅拌4h,4℃ 7000r/ min离心20 min,收集上清,得虾蛋白浸提液。
(3)饱和硫酸铵分级沉淀
在虾蛋白浸提液中缓慢加入硫酸铵,边加边搅拌,直至溶液中硫酸铵饱和度达30%,4℃磁力搅拌1h、静置1h,4℃ 8000r/min离心20min,离心后的上清液中继续缓慢加入硫酸铵直至饱和度达50%,4℃磁力搅拌1h、静置1h,4℃ 8000r/min离心20min,收集沉淀,用0.05mol/L、pH7.4的磷酸盐缓冲液复溶。
(4)凝胶过滤层析
将50%饱和度的蛋白组分装入透析袋,用0.05mol/L、pH7.4的磷酸盐缓冲液透析48h(4℃),然后使用AKTA蛋白纯化系统进行凝胶过滤层析。条件:经Superdex 75 10/300 GL凝胶柱层析,以0.05mol/L、pH7.4的磷酸盐缓冲液进行洗脱,流速0.35mL/min,2mL间隔自动收集,280nm紫外吸收监测,收集所需出峰样品,合并后超纯水透析24h(4℃)。样品冷冻干燥后即为所制备的虾过敏原蛋白标准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所制备的虾过敏原标准物质最大程度的保留了其生物活性,可用于免疫学来检测食品中的虾过敏原物质,同时还有助于在医学上对虾过敏的诊断分析。
附图说明
图1所制备的虾过敏原标准物SDS-PAGE鉴定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虾过敏原标准物的制备,步骤如下:
(1)脱脂
虾仁捣碎均质后,用60~90℃石油醚脱脂,按虾肉质量︰石油醚体积比为1︰10(W/V),在低于60℃下进行搅拌萃取12h,4℃ 6000r/ min离心15 min,弃上清,沉淀置于通风橱使石油醚挥发得脱脂虾肉。
(2)浸提
将脱脂虾肉溶解于4℃预冷的0.05mol/L、pH7.4的磷酸盐缓冲液中,虾肉质量︰磷酸盐缓冲液体积比为1︰20(W/V),4℃磁力搅拌4h,4℃ 7000r/ min离心20 min,收集上清,得虾蛋白浸提液。
(3)饱和硫酸铵分级沉淀
在虾蛋白浸提液中缓慢加入硫酸铵,边加边搅拌,直至溶液中硫酸铵饱和度达30%,4℃磁力搅拌1h、静置1h,4℃ 8000r/min离心20min,离心后的上清液中继续缓慢加入硫酸铵直至饱和度达50%,4℃磁力搅拌1h、静置1h,4℃ 8000r/min离心20min,收集沉淀,用0.05mol/L、pH7.4的磷酸盐缓冲液复溶。
(4)凝胶过滤层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9748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粉碎机的马桶
- 下一篇: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混凝土浇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