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两个萘醌类化合物在制备抗肿瘤类药物中的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95957.7 | 申请日: | 2010-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22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阮汉利;余恒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1/122 | 分类号: | A61K31/122;A61P35/00;C07C50/32;C07C46/10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夏惠忠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两个 萘醌类 化合物 制备 肿瘤 类药物 中的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两个萘醌类化合物2-甲氧基胡桃醌和3-甲氧基胡桃醌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恶性肿瘤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国际反癌症联盟宣称,每年因癌症而死亡的人数远远超过疟疾、艾滋病和结核病这三种疾病导致的死亡人数的总和,该联盟在2008年8月的世界癌症研究大会上指出,全球每年约有1100万新增确诊癌症患者,而每年约有800万人因癌症致死。如果情况得不到改善,从现在起到2030年,每年新增确诊的癌症患者人数将增加到1600万,而每年的癌症死亡人数更有可能攀升到1150万的惊人数字。而且,据世界卫生组织官方资料统计显示,癌症已经成为大量贫困人口出现的重要原因,因为治疗癌症的花销往往长期而巨大,对于众多中低收入家庭来说往往难以负担。因此,防治肿瘤,寻找高效、安全、经济的抗肿瘤药也成为了世界范围内的重要课题。
目前,癌症的治疗方法有手术、放疗、化疗、介入治疗等诸多措施,而这些现代的医疗手段不仅价格昂贵,往往也带来一些毒副作用。临床和实验研究证明,用传统中医药对消除和降低手术及放、化疗的毒副作用,恢复肝肾、骨髓造血等人体机能,增强人体免疫力具有良好的效果。中医药对消除残余肿瘤细胞、降低癌症复发和转移率也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对于那些身体受到很大损伤、正处于癌症恢复期的病人和因心脏、肝脏等健康因素不能进行手术和放、化疗的病人,中医药是其缓解肿瘤发展、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的唯一选择。
胡桃科核桃属(Juglans L.)植物,全世界约20种,主要分布于北温带。我国有5种1变种,引入栽培2种。核桃属植物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树种,由于果仁营养丰富,民间常用来补大脑、助养颜、抗衰老、排结石、治关节炎、治失眠等。总结近几年对该属植物的研究,研究较多的核桃属植物为核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其主要含有萘醌、鞣质、黄酮、萜类及挥发油、甾体等成分,药理活性方面主要表现为抗肿瘤、抗菌、清除氧自由基、心血管保护及对酶的作用等活性,其中抗肿瘤活性多有报道。
野核桃(Juglans cathayensis Dode),又名中国核桃(Chinese Walnut)、小核桃、山核桃,属胡桃科核桃属植物,与核桃楸同科同属同组,为第三纪孑遗植物,仅分布于中国大陆及台湾地区,是中国特有的核桃属植物。野核桃是一种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都很高的珍贵果木。民间认为其皮可清热燥湿、清肠、明目、杀虫、治疗脚气病;其叶可用于治疗皮肤病;果仁含有丰富的脂肪油及挥发油,可供食用及食品加工用。据《本草纲目》和《中国木本药用植物》记载,其叶、枝、果皮、树皮及果仁均可入药;在传统的药膳中,野核桃枝烧南瓜蒂汤、野核桃枝煮鸡蛋等有疏肝理气、散结解毒等功能,适于治乳腺痛、乳腺癌、胃痛及痰气交阻之食道癌。
之前对野核桃的化学成分研究不多,仅有关于野核桃叶粗提物抗菌活性、野核桃壳中元素的测定分析、与混淆品的生药鉴别的报道。发明人对野核桃进行了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发现其中某些化学成分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两个萘醌类化合物2-甲氧基胡桃醌和3-甲氧基胡桃醌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进一步还提供一组以2-甲氧基胡桃醌或/和3-甲氧基胡桃醌为活性成分的用于治疗肿瘤的药物制剂。
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披露了两个萘醌类化合物即2-甲氧基胡桃醌和3-甲氧基胡桃醌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的2-甲氧基胡桃醌具有以下式(I)所示结构所述的3-甲氧基胡桃醌具有以下式(II)所示结构。
上述2-甲氧基胡桃醌和3-甲氧基胡桃醌可从野核桃或者其他植物中提取,经分离纯化得到,也可以经化学合成的方法制备得到。
从野核桃中提取上述两种萘醌类化合物的步骤如下:将野核桃(Juglans cathayensis Dode)的干燥根皮20kg粉碎,用95%乙醇渗滤提取,提取液减压浓缩得浸膏。浸膏均匀分散于水中,分别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水饱和正丁醇萃取,得到各部位萃取物。乙酸乙酯部位经硅胶柱层析即可得到单体化合物,得到2-甲氧基胡桃醌1.0g和3-甲氧基胡桃醌0.3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9595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