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截面电缆用夹具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92690.6 | 申请日: | 2010-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451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胡万荣;张中言;吴正松;张永隆;苏建军;顾撼宇;俞来意;吴刚;陈伟达;孙家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电力公司;上海久隆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9/08 | 分类号: | H02G9/08;F16L3/1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林君如 |
地址: | 20012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截面 电缆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缆夹持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大截面电缆用夹具。
背景技术
随着电网的不断扩大和更新,为了适应电力系统发展的需要,城网输电线路的电压等级不断地提高,电缆的截面也不断的增大。由于隧道不占有地面空间,而且可以提前建设,为以后的电缆敷设施工作好准备,解决了多次施工破路的问题,有利于市容及环境的改善,电力电缆隧道的设计和应用日趋增加。
由于高电压、大截面的电缆输送容量的要求,对电缆周围的散热要求较高,原先上海常用的排管、直埋、电缆沟等敷设方式已不适合此类电缆的需要,因此建设电力专用隧道成为高电压、大截面电缆敷设的主要方式。
在电缆夹具的使用方面,以往电缆敷设中大多采用扎带、塑料夹具、传统型的铁夹具或是普通铝合金夹具,不能有效的约束电缆,对电缆轴向采生的滑移和电缆间纵向电动力影响均没有很好地解决;而且这些材料的强度和耐腐蚀性能都比较差,不适合在环境比较恶劣的隧道中使用。
在国外,日本、欧盟等国对于一般隧道的电缆敷设有比较成熟的设计和运行经验,但涉及高电压、大截面电缆的敷设也没有比较系统和完善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空间利用率高、适用范围广的大截面电缆用夹具。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大截面电缆用夹具,用于卡设固定电缆,其特征在于,该夹具包括上夹体及下夹体,所述的上夹体及下夹体的两侧的对应位置开设有螺孔,上夹体及下夹体经连接螺栓固接。
所述的上夹体为拱桥形结构,中部开设弧形凹槽。
所述的下夹体与上夹体为镜像对称结构,该下夹体的中部开设弧形凹槽。
所述的下夹体的底部设置连接平台。
所述的凹槽内还可以设置螺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隧道断面内的空间利用率高,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场合中电缆敷设的要求,适用于长路段、工井段、爬坡段、电缆接头段、出入口段等场合起到支持电缆和保护电缆的作用,适合应用于夹持截面大,载流量大,重量大,不易弯曲的大截面电缆,对电缆工程中夹具的使用具有指导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上夹体、2为下夹体、3为连接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大截面电缆用夹具,用于卡设固定大截面电缆,其结构如图1所示,该夹具包括上夹体1及下夹体2,上夹体1为拱桥形结构,中部开设弧形凹槽,该凹槽内还可以设置螺纹,下夹体2与上夹体1为镜像对称结构,中部也开设有弧形凹槽,下夹体2的底部还设置有连接平台,连接平台经两端的螺钉固定,从而固定整个夹具。上夹体1及下夹体2的两侧的对应位置开设有螺孔,上夹体1及下夹体2经连接螺栓3固接。
使用时,先将连接螺钉3取下,将大截面电缆置于上夹体1及下夹体2中部形成的凹槽空间内,然后旋紧连接螺钉3,即完成对大截面电缆的固定。
实施例2
一种大截面电缆用夹具,用于卡设固定大截面电缆,该夹具的下夹体的凹槽为两段弧形结构,其余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通过该夹具可以方便夹持住大截面电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电力公司;上海久隆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电力公司;上海久隆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926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