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配置状态可定制的可编程逻辑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91415.2 | 申请日: | 2010-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710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杨海钢;贾一平;屈小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3K19/177 | 分类号: | H03K19/177;G11C11/4193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周国城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配置 状态 定制 可编程 逻辑电路 | ||
1.一种配置状态可定制的可编程逻辑电路,包括n个配置SRAM单元电路、可编程资源、n个掩膜定制单元;其特征在于,每个配置SRAM单元电路包括开关、第一反向器、第二反向器、掩膜定制单元;配置SRAM单元电路的位线BL接到开关的一端,开关的另一端接第一反向器的输入端、第二反向器的输出端、掩膜定制单元输入端和节点CBT0,第一反向器的输出端接第二反向器的输入端;并经掩膜定制单元通过定制有限层的金属掩膜层建立选择连接;
读/写使能端RW0与开关栅极电连接;节点CBT0与可编程资源电连接;
n个配置SRAM单元电路并列设置固化成阵列,其n个读/写使能端RW0、RW1、……、RWn分别对应的接到n个SRAM单元电路的开关的控制端;其n个节点CBT0、CBT1、……、CBTn提供n个配置位分别接到可编程资源;
当n个读/写使能端RW0、RW1、……、RWn分别有效时,位线BL分别通过n个开关对n对交叉耦合反向器对的n个节点CBT0、CBT1、……、CBTn进行存取,n个节点CBT0、CBT1、……、CBTn分别通过n个掩膜定制单元选择接电源或地,实现配置SRAM固定为‘1’或‘0’的配置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置状态可定制的可编程逻辑电路,其特征在于,n个配置SRAM单元电路的n对交叉耦合反向器对的相应于n个节点CBT0、CBT1、……、CBTn的n个互补节点CBTb0、CBTb1、……、CBTbn,除了电平取反外与n个节点CBT0、CBT1、……、CBTn可以等效替换,提供n个配置位分别接到可编程资源,以等效替换分别通过n个掩膜定制单元选择接电源或地,实现配置SRAM固定为‘1’或‘0’的配置状态。
3.一种配置状态可定制的可编程逻辑电路,包括m个双端口SRAM单元电路、m个掩膜定制单元;其特征在于,每个双端口SRAM单元电路,包括四个开关、一交叉耦合反向器对、二个读/写使能端、一掩膜定制单元;
双端口SRAM单元电路的第一对互补位线AL和AL_分别接到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的一端,第二对互补位线BL和BL_分别接到第三开关和第四开关的一端;第一开关的另一端、第三开关的另一端接第一反向器输入端、第二反向器输出端和掩膜定制单元输入端;第二开关的另一端、第四开关的另一端接第一反向器输出端和第二反向器输入端;
m个双端口SRAM单元电路的m个第一读/写使能端WLA0、WLA1、……、WLAm分别接到m个双端口SRAM单元电路的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的控制端,m个第二读/写使能端WLB0、WLB1、……、WLBm分别接到m个双端口SRAM单元电路的第三开关和第四开关的控制端;
当m个第一读/写使能端WLA0、WLA1、……、WLAm分别有效时,互补位线AL和AL_分别通过m对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对交叉耦合反向器对的m个节点CBT0、CBT1、……、CBTm和其m个互补节点进行存取;当m个第二读/写使能端WLB0、WLB1、……、WLBm分别有效时,互补位线BL和BL_分别通过m对第三开关和第四开关对交叉耦合反向器对的m个节点CBT0、CBT1、……、CBTm和其m个互补节点进行存取;m个节点CBT0、CBT1、……、CBTn分别通过m个掩膜定制单元选择接电源或地,实现用户双端口SRAM固定为‘1’或‘0’的配置状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配置状态可定制的可编程逻辑电路,其特征在于,m个双端口SRAM单元电路的m对交叉耦合反向器对的相应于m个节点CBT0、CBT1、……、CBTm的m个互补节点CBTb0、CBTb1、……、CBTbm除了电平取反外与m个节点CBT0、CBT1、……、CBTm可以等效替换,分别通过m个掩膜定制单元选择接电源或地,实现双端口SRAM固定为‘1’或‘0’的配置状态。
5.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配置状态可定制的可编程逻辑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为MOS管、传输门或门控器件其中之一。
6.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配置状态可定制的可编程逻辑电路,其特征在于,依需求定制FPGA芯片的流程包括步骤:
A)在FPGA上进行应用电路开发设计、仿真;
B)将开发设计结果文件导出;
C)根据B)步导出的结果文件,生成掩模编程脚本;
D)利用生成的掩模编程脚本进行掩模编程,生成新的替换掩模层,并固化该设计;
E)在FPGA上进行掩模层替换,合成新的流片掩模;
F)使用新的流片掩模重新流片;
G)最后,进行电路测试,合格的,定制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9141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