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离子电池极片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91312.6 | 申请日: | 2010-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950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发明(设计)人: | 梅铭;赵丰刚;许瑞;柳娜;赖旭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新能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139 | 分类号: | H01M4/139;H01M4/6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王基才;王静 |
地址: | 52308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电池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碳纳米管导电剂粉料加入溶剂和表面活性剂中分散均匀,得到均匀稳定分散的碳纳米管浆料;以碳纳米管浆料制备极片浆料,并以得到的极片浆料制备锂离子电池极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极片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导电剂粉料中碳纳米管是长度为0.2-20μm、直径为2-20nm的单壁、双壁或多壁碳纳米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极片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制的碳纳米管浆料中,碳纳米管的重量含量为2%-13.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极片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是在锂离子电池电化学工作电压范围内性质稳定的表面活性剂,为分散剂、消泡剂、润湿剂、流平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极片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泡剂为聚硅氧烷或其改性物;所述润湿剂为聚氧乙烯烷基苯酚醚;所述流平剂为聚硅烷类溶剂。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极片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浆料分为水系浆料和油系浆料,配制水系浆料时,溶剂为去离子水、异丙醇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分散剂为聚氧乙烯醚嵌段共聚物、聚胺盐、醇类中的一种;配制油系浆料时,溶剂为N-甲基吡咯烷酮、环已酮、丙酮、异丙醇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分散剂为聚硅氧烷及其改性物、聚胺盐、有机溶剂、聚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几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极片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油系浆料用于制备正极极片或负极极片;所述碳纳米管水系浆料用于制备负极极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极片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对不同的活性材料有不同的添加量,按制备的极片浆料的固体份重量计,碳纳米管的添加量为:负极活性材料为石墨时,碳纳米管为0.1-3.0%;负极活性材料为钛酸锂时,碳纳米管为0.5-5.0%;正极活性材料为钴酸锂时,碳纳米管为0.2-5.0%;正极活性材料为镍酸锂时,碳纳米管为0.2-6.0%;正极活性材料为锂镍钴多元材料时,碳纳米管为1.0-6.0%;正极活性材料为磷酸铁锂时,碳纳米管为1.0-6.0%;正极活性材料为磷酸锰锂时,碳纳米管为1.0-7.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极片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粉料中,金属杂质含量按干态重量计低于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新能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新能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9131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刷双馈电机
- 下一篇:锂离子电池及其负极极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