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GPU加速的体数据动态剖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76011.6 | 申请日: | 2010-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740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25 |
发明(设计)人: | 刘修国;郑坤;花卫华;张柱;冉秀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主分类号: | G06T15/08 | 分类号: | G06T15/08;G06T15/04 |
代理公司: | 武汉华旭知识产权事务所 42214 | 代理人: | 周宗贵 |
地址: | 43007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gpu 加速 数据 动态 方法 | ||
1.一种基于GPU加速的体数据动态剖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体数据的读取与预处理;
(2)将体数据的属性值映射成对应的颜色值;
(3)根据视点与模型的距离确定要加载的数据块体和数据块的分辨率,并剔除不可见的块体;
(4)将三维体数据读入系统内存后,定义为三维纹理,然后装入纹理内存;
(5)构建代理几何体;
(6)纹理坐标数据的填充;
(7)利用GPU对每个采样点进行插值;
(8)利用GPU实现光照计算;
(9)利用GPU实现纹理重采样,由上面构建的代理几何体,借助纹理映射按顺序绘制代理几何体,确定重采样的位置,并执行纹理映射,实现对体数据的重采样;
(10)通过交互操作或者参数设置的方法得到剖切的参数;
(11)由上一步得到的剖切参数,根据场景中相机的位置获得观察视角,然后根据视角重新构建待剖切模型的代理几何体,并实时地计算纹理坐标变换参数,再利用纹理映射进行体绘制,完成剖切的过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GPU加速的体数据动态剖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对体数据进行预处理是通过一定的间隔在数值上取平均值,对数据进行抽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GPU加速的体数据动态剖切方法,其特征在于:代理几何体是在获得观察视角后,即当视线方向确定后,纹理空间与对象空间的映射关系也得到确定,再根据采样密度定义一系列相互平行的等间距采样多边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GPU加速的体数据动态剖切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交互的过程中是否改变剖切参数,即剖切视角是否发生改变,确定是否重新生成代理几何体,若剖切视角改变了,则重新生成代理几何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或4所述基于GPU加速的体数据动态剖切方法,其特征在于:生成代理几何体的具体步骤如下:
(5-1)根据模型视距阵将体数据转换到视空间,并计算此时包围盒8个顶点中z坐标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5-2)根据某固定采样间距计算最大最小z值之间的切片个数,然后按照从后向前的顺序,也即是z值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处理每个切片;
(5-3)每次视线方向发生改变时,转到步骤(5-1)重新生成多边形代理几何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GPU加速的体数据动态剖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在刚开始显示体数据时,就直接填充体数据的纹理坐标,在接下来的动态剖切过程中,则实时地计算纹理坐标变换,然后再对纹理坐标数据进行填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GPU加速的体数据动态剖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8)的体绘制中光照模型包括环境光、漫反射光和镜面高光,则Iphong=a*I环境光+b*I漫反射光+c*I镜面高光,其中a+b+c=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未经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7601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