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学头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73362.1 | 申请日: | 201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362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7 |
发明(设计)人: | 川村友人;喜田裕美;小笠原浩;畑木道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视听媒介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1B7/09 | 分类号: | G11B7/09;G11B7/125;G11B7/13;G11B7/135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于光学信息存储介质记录或再现(回放)信息的光学头.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2和3中记载了光学头。
专利文献1中,以“提供一种光拾取器(光读写头),其能够用多个物镜和多种波长的光源,对应CD、DVD、下一代DVD这些具有不同的记录密度的多种记录介质”为目的,记载有“制造光拾取器时产生的物镜的倾斜通过物镜致动器的驱动而补偿。该致动器,通过将工作部上设置的磁电路分离为聚焦方向和循轨(tracking)方向,能够使其比现有的多个物镜的工作部更轻。此外,通过考虑动作距离差设置多个物镜,能够防止具有较短的动作距离的物镜与记录介质的接触。”。
此外,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使用生成循轨误差信号的循轨误差信号生成单元,其中,该循轨误差信号是用于进行使光束照射到所希望的轨道上的控制的信号,上述光检测单元具有多个光接收部,上述多个光束照射与轨道正交的方向的不同位置,上述循轨误差信号生成单元,对于从上述光接收部输出的信号进行差动运算生成推挽信号,操作从上述多个光束得到的信号”,还记载有“根据以上结构,能够提供一种光头装置,该光头装置能够得到因来自信息存储介质的保护层的反射引起的杂散光(Stray Light)的影响较少的良好的TE信号,能够以较高的可靠性记录再现信息。”和“此外,产生杂散光的反射面,并不限于透明基板的表面,在光存储介质具有多个记录面的情况下,也会产生来自记录或再现信息的记录面以外的杂散光。该情况下本发明也同样有效。”。
光学信息存储介质中,有磁光盘和光盘等。特别是光盘中,CD(Compact Disc:光盘)、DVD(Digital Versatile Disc:数字多功能光盘)、BD(Blu-ray Disc:蓝光光盘)已经标准化。
这些光盘中,使用的半导体激光的波长、物镜的NA、光盘的覆盖玻璃厚度等是不同的标准。存在使光束聚光在光盘的信息面上的聚光元件。光学头中,使用物镜作为聚光元件。在与CD、DVD、BD三种光盘对应的光学头中,近年来正在研究使物镜共用化的3光盘兼容物镜,但为了确保光盘与物镜的间隙即WD(Working Distance:工作距离),3光盘兼容物镜不能避免大型化。此外,3波长兼容物镜具有光透过效率低的缺点,对记录型光盘的对应是障碍。
因此,光学头中一般使用2物镜方式,即使用DVD和CD的2波长物镜和BD专用的BD物镜这2个,例如有专利文献1等。
此外,BD中,存在具有2个信息面的2层BD。再现该2层BD的情况下,再现规定的信息面时,从另一个信息面会产生杂散光。这称为层间串扰。层间串扰特别会成为伺服信号的干扰。所谓伺服信号,指的是将聚光光斑(spot:光点)控制在规定信息面的规定位置的信号。作为对于伺服信号的层间串扰的对策,例如有专利文献2等。专利文献2中,使层间串扰光不会入射到生成伺服信号的光检测器的光接收面。
例如,与包括2层BD的BD、DVD、CD对应的光学头能够通过将专利文献1的光学系统结构与专利文献2的光学头组合而实现。
但是,笔记本电脑和便携式驱动器等的薄型光学头中,因为光学安装空间小,所以如果仅进行单纯组合,则不能够安装在薄型光学头的外形内。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13405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281026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8-63818号公报
发明内容
于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例如在与包括2层BD的BD、DVD和CD对应的薄型光学头等的光学系统中,实现与现有技术相比光学安装空间更小的薄型光学头。
上述目的能够通过例如发明内容中记载的结构实现。具体而言,例如使用一种光学头,其包括:射出光束的光源;使入射的光束的规定光量透过(通过)、使其余的光量反射的光分支元件;将上述光束聚光到光学信息存储介质的聚光元件;接收在上述光学信息存储介质反射的上述光束的光检测器;和使上述光束的行进光路的角度改变的光路改变元件,其中,上述光路改变元件配置在上述光分支元件与上述光检测器之间的上述光束的光路上、或者配置在上述光分支元件与上述光源之间的上述光束的光路上,具备上述光束射入的入射面和上述光束射出的出射面,上述光束在通过上述入射面与上述出射面之间的期间,在上述光路改变元件的内部至少反射2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视听媒介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日立视听媒介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733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