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菌渣提高脐橙糖酸比的施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72474.5 | 申请日: | 2010-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326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7 |
发明(设计)人: | 陈钟佃;黄勤楼;张丽梅;黄秀声;冯德庆;钟珍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态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C21/00;C05F5/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13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提高 脐橙 施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技术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利用菌渣提高脐橙糖酸比的施肥方法。
背景技术。
近半个世纪以来,食用菌业发展很快。世界食用菌总产量在50年代初不足10万吨,70年代中上升到近100万吨,80年代中期超过200万吨,到90年代中已达500万吨。50年来, 总产增长了50多倍。栽培食用菌后的培养料称为菌渣,食用菌产业的发展产生了大量的废菌料(渣)到处抛弃,既污染环境和浪费资源,也不利菌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每年产生的菌渣,至少有400万t,菌渣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其他营养成分,随意丢弃是对资源的浪费,同时还导致霉菌和害虫的滋生,增加空气中有害孢子和害虫的数量,势必造成环境污染。所以合理的开发利用食用菌菌渣,不仅可以广辟资源,化废为宝,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具有显著的生态效应。菌渣的利用途径主要有三个:1、经再处理作为养殖饲料应用;2、作为培养基二次利用,以再次种植食用菌为主;3、作为肥料利用。菌渣因有机质含量高,作为肥料应用是菌渣利用的最普遍途径。
脐橙是芸香科柑橘属甜橙类中的主要品种群,脐橙无核、味甜、清香,经常食用可降脂、养颜、抗癌,被称为世界水果市场中的柑橘之王。我国脐橙消费方式以鲜食和橙汁加工为主, 2005年,我国脐橙种植面积17.3万hm2,年产120万t,但单产较低,只有460kg/667m2。近30年来,世界脐橙品种改良主要围绕品质改良,追求无核、易剥皮、风味浓和有香味。糖酸比是生食及用来制造果汁的果实,其食味好坏评价的依据,一般以糖度高、酸度低为必须条件。可以满足上述条件的果实,商品价值就高。果实总糖度和总酸度之比,简称糖酸比,脐橙果实的糖酸比在11.5-19之间,当糖酸比达到15以上时,在市场就会受到欢迎,糖酸比越高,则食用性越好,当糖酸比低于10时,酸味重,口感就差,商品价值就低。通常,糖酸比相差1%的果实,其食味就有显著差异。因此,糖酸比是脐橙商品价值评判的重要依据。目前并没有利用菌渣配合施肥来提高脐橙糖酸比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菌渣提高脐橙糖酸比的施肥方法,能够增加脐橙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可滴定酸,从而提高脐橙糖酸比,进一步改善脐橙品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利用菌渣提高脐橙糖酸比的施肥方法,以菌渣为主要肥料,配合施以无机化肥;所述菌渣为蘑菇菌渣,所述无机化肥为K2SO4或复合肥与K2SO4的复混肥,K2SO4中K2O含量≥52%。
其中菌渣施用前先腐熟发酵,方法为采用新鲜的菌渣在密闭条件下发酵30-45d。具体操作为将菌渣倒入容积为10m3左右的槽内,堆满后踩实,经70℃腐熟发酵30-45d,杀灭了有害病虫菌,就可以用于果园施肥。
菌渣施用时一次性施入果园,但每年的施肥位置不同,施肥时间为果品采摘后冬季清园时挖沟施,第1年施肥时东西走向各深挖2条沟,沟的位置为树冠滴水线下,沟深为40-50cm,沟宽20cm,沟的长度不超过树冠滴水线。无机化肥施用时分批施入果园,具体为基肥50%,花前肥20%,壮果肥30%。以福建省福州地区为例菌渣为1月底前一次性施入并配施50%的无机化肥,而后在3月底前施入无机化肥30%,在7月底前施入余下的20%的无机化肥。
菌渣施肥量的确定:菌渣发酵后进行烘干,然后测定其中N、P、K含量,并根据脐橙树龄的大小,确定施肥量。例如,脐橙树的需N量为每生产100 kg 的新鲜脐橙需要纯N、K各1.2kg( N:K为1:1),因而,以5年树龄的脐橙树年产新鲜脐橙为35 kg计,则每株树年施全N、全K各0.42kg,菌渣烘干后(烘干率61.92%)含N、P、K量分别为1.204%、0.461%、0.637%,按全N量折算菌渣56.26kg,不考虑P平衡,K用K2SO4来平衡,并配施0.40kg的K2SO4。
本发明提供的菌渣是蘑菇生产过程的下脚料,不必专门的生产,经30-45d堆沤腐熟即可利用,K2SO4购自农资公司,肥料配方科学合理,制作方便,成本低廉、经济效益显著。
本发明的显著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态研究所,未经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7247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