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以约束高强混凝土节点连接的斜交网格筒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66434.X | 申请日: | 201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318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发明(设计)人: | 周威;郑文忠;曹正罡;张建新;侯晓萌;胡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B1/20 | 分类号: | E04B1/20;E04B1/21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杨立超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约束 高强 混凝土 节点 连接 网格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斜交网格筒结构,具体涉及一种以约束高强混凝土节点连接的斜交网格筒结构,属于土木工程领域。
背景技术
钢筋混凝土斜交网格筒结构作为超高层建筑筒中筒结构的外筒,主要由立面交叉、斜柱转换或空间汇交的钢筋混凝土斜柱与水平围梁通过各类节点连接而形成,在风、地震、建筑物自重及使用荷载下斜柱、围梁等内力巨大,尤其是作为主要传力单元连接斜柱与围梁的各类节点,受力更是复杂,数值巨大的内力产生复杂的变形。然而,承载力较低、脆性较大的各类钢筋混凝土节点难以满足复杂外力和变形下强节点、弱构件的基本要求。而且,由于此类节点的外形严重不规则,致使其模板制作和支设十分困难,不易保证工程质量和造价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现有的斜交网格筒结构钢筋混凝土节点承载力较低、脆性较大,难以满足强节点、弱构件的基本要求,且模板制作支设困难、不易保证施工质量和造价较高的技术问题,进而提供了一种以约束高强混凝土节点连接的斜交网格筒结构。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所述斜交网格筒结构包含有多个钢筋混凝土交叉斜柱、多个钢筋混凝土立柱、多个配筋混凝土围梁、多个约束高强混凝土立面交叉节点、多个约束高强混凝土斜柱转换节点和多个约束高强混凝土空间汇交节点;多个钢筋混凝土立柱均布围设在底层,每个钢筋混凝土立柱的上端通过约束高强混凝土斜柱转换节点与两个钢筋混凝土交叉斜柱的下端连接,每两个约束高强混凝土斜柱转换节点之间通过一个配筋混凝土围梁连接,每四个钢筋混凝土交叉斜柱通过一个约束高强混凝土立面交叉节点连接,每两个约束高强混凝土立面交叉节点之间通过一个配筋混凝土围梁连接进而构成斜交网格立面;相邻两方向的斜交网格立面通过约束高强混凝土空间汇交节点连接构成所述斜交网格筒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以约束高强混凝土节点连接的斜交网格筒结构,不但有效保证了节点延性(合理改善节点延性),提高了传力能力,满足强节点、弱构件的基本要求,实现了节点施工与受力一体化,而且明显简化了外形复杂的各类节点制作和支模复杂的问题,明显简化结构施工程序,有效保证了工程结构的质量。本发明用于超高层筒中筒结构的外筒。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立面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三维结构示意图,图3为约束高强混凝土立面交叉节点示意图,图4为约束高强混凝土斜柱转换节点示意图,图5为约束高强混凝土空间汇交节点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如图1~5所示,本实施方式所述的以约束高强混凝土节点连接的斜交网格筒结构包含有多个钢筋混凝土交叉斜柱1、多个钢筋混凝土立柱2、多个配筋混凝土围梁3、多个约束高强混凝土立面交叉节点4、多个约束高强混凝土斜柱转换节点5和多个约束高强混凝土空间汇交节点6;多个钢筋混凝土立柱2均布围设在底层,每个钢筋混凝土立柱2的上端通过约束高强混凝土斜柱转换节点5与两个钢筋混凝土交叉斜柱1的下端连接,每两个约束高强混凝土斜柱转换节点5之间通过一个配筋混凝土围梁3连接,每四个钢筋混凝土交叉斜柱1通过一个约束高强混凝土立面交叉节点4连接,每两个约束高强混凝土立面交叉节点4之间通过一个配筋混凝土围梁3连接进而构成斜交网格立面;相邻两方向的斜交网格立面通过约束高强混凝土空间汇交节点6连接构成所述斜交网格筒结构。
本实施方式所述的以约束高强混凝土节点连接的斜交网格筒结构包含有钢筋混凝土交叉斜柱1,钢筋混凝土立柱2,配筋混凝土围梁3,约束高强混凝土立面交叉节点4,约束高强混凝土斜柱转换节点5,约束高强混凝土空间汇交节点6。约束高强混凝土立面交叉节点4,是斜交网格筒结构的主要节点形式,在竖向斜交网格筒结构中数量最多,发挥着连接交叉斜柱1和水平围梁2巨大作用。约束高强混凝土斜柱转换节点5,为上部的钢筋混凝土交叉斜柱1与底部密排钢筋混凝土立柱2的转换节点,发挥着转换轴力作用方向的巨大作用。约束高强混凝土斜柱转换节点6,布置在斜交网格筒的角部,连接着相邻两方向斜交网格筒结构,起着使各立面斜交网格整体协同工作的巨大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二:如图1~5所示,本实施方式每个约束高强混凝土立面交叉节点4由外部的交叉节点钢板模4-1与内置在其空腔内的交叉节点配筋高强混凝土4-2组成。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如图1~5所示,本实施方式每个约束高强混凝土斜柱转换节点5由外部的转换节点钢板模5-1与内置在其空腔内的转换节点配筋高强混凝土5-2组成。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6643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E04B 一般建筑物构造;墙,例如,间壁墙;屋顶;楼板;顶棚;建筑物的隔绝或其他防护
E04B1-00 一般构造;不限于墙,例如,间壁墙,或楼板或顶棚或屋顶中任何一种结构
E04B1-02 .主要由承重的块状或板状构件构成的结构
E04B1-16 .堆料结构,例如混凝土在现场以浇制或类似方法成型的结构,同时利用或不利用附加构件,例如,永久性结构、由承重材料覆盖的基础
E04B1-18 .包含长形承重部件的结构,例如,包含柱,大梁,骨架
E04B1-32 .拱形结构;穹窿顶的结构;折板结构
E04B1-34 .特种结构,例如,用由桅杆结构或封闭的电梯井或楼梯间等塔式结构支承的悬吊或悬臂杆件;与弹性稳定性有关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