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冷热电联产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54324.1 | 申请日: | 2010-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779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杜冲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创达技术交易市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G6/06 | 分类号: | F03G6/06;C12M1/10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6011 辽宁省大***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电 联产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太阳热能与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一种冷热电联产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作为世界第二代能源技术发展重要方向之一的冷热电联产系统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广泛重视。冷热电联产系统是一种先进的用能方式,根据能量品质进行梯级利用的综合产能、用能分布式系统。分布式能源系统要遵循科学用能原理(科学使用能源,科学配置能源和科学管理能源),采用各种先进技术,通过“分配得当、各得所需、温度对口、梯级利用”的方式优化配置资源,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能够在供电的同时,充分利用发电余热,实现能量的梯级利用,具有很高的能源利用总效率(可达70%以上);同时,冷热电联供系统采用天然气、液化气、沼气、汽油或柴油作为一次能源,可以有效避免用电高峰负荷,大大缓解空调用能对电网的压力,起到对燃气负荷、电力负荷的削峰填谷作用。冷热电联供系统在大幅度提高系统能源利用率的同时,降低环境污染,明显改善系统的热经济性,所以冷热电联供系统是一种环境友好的供能方式。
冷热电联供系统的核心是热电转换装置与热冷转换装置。国际上现已投入商业化运用的冷热电联供系统热电转换装置有燃气(油)涡轮发电机组(燃气轮机)、燃气(油)内燃发电机组(内燃机)和燃气(油)外燃发电机组(热气机)三种;热冷转换装置有吸收式制冷机和吸附式制冷机两种;燃料电池还处在实验室研究阶段。
中国发明专利名称为:一种电力调峰冷热电联供运行方法及其装置,申请号为:00134616.4,该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力调峰冷热电联产运行方法及其装置。包括热电联产机组及锅炉,热电联产机组发的电入电网。中国发明专利名称为:基于固体吸附制冷机的微型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申请号为:200310108451.9,该专利基于高效吸附式制冷技术实现余热利用。
本发明中能量的转化率和品位得到很大提升,产生大量电能和热能,使沼气得到综合利用,既节约了能源又保护了环境,同时也缓解了夏季的电力紧张问题,增加了供电的可靠性。在进一步的检索中,尚未发现有与本发明主题相同或者类似的冷热电联供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太阳热能与生物质能
互补的冷热电联产系统,有效克服了背景技术所述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一种冷热电联产系统,其特点是包括有太阳能集热箱1,太阳能集热箱1通过第一阀门1-0与储热水箱2相连通,储热水箱2上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3-0,储热水箱2通过第一电磁阀2-1与高温发酵装置3相连通,高温发酵装置3上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3-1,高温发酵装置3}通过第四阀门1.3与压气装置6相连通,高温发酵装置3通过第二电磁阀2-2与中温发酵装置4相连通;中温发酵装置4上设有第三温度传感器3-2,中温发酵装置4通过第四阀门1-3与压气装置6相连通,中温发酵装置4通过第三电磁阀2-3与常温发酵装置5相连通;常温发酵装置5上设有第四温度传感器3-3,常温发酵装置5通过第四阀门1-3与压气装置6相连通,高温发酵装置3、中温发酵装置4和常温发酵装置5分别通过第二阀门1-1、第三阀门1-2和第五阀门1-4与循环水泵14相连,循环水泵14与太阳能集热箱1相连;压气装置6通过第六阀门1-5与制冷装置相连,制冷装置与净化装置11相连通,制冷装置和净化装置11下部设有换热器12,净化装置11上设有第五温度传感器34和第四压力表5-4,净化装置11通过第八阀门1-7与发电装置相连,发电装置通过第七阀门1-6与制冷装置相连,发电装置下部设有涡轮增压冷却器9和缸套冷却器10,涡轮增压冷却器9和缸套冷却器10通过第九阀门1-8与换热器1 2相连,并通过第四电磁阀2-4与储热水箱2相连。
本发明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所述的一种冷热电联产系统,其能量的转化率和品位得到很大提升,产生大量电能和热能,使沼气得到综合利用,既节约了能源又保护了环境,同时也缓解了夏季的电力紧张问题,增加了供电的可靠性。能源利用率高、成本低、经济性好、环保性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所示之最佳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创达技术交易市场有限公司,未经大连创达技术交易市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543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节能型单向超越离合器
- 下一篇:汽车发动机发热报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