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用于固定端板的改进结构的电池模块和组装其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38808.7 | 申请日: | 2010-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107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9 |
发明(设计)人: | 金泰容 | 申请(专利权)人: | SB锂摩托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30 | 分类号: | H01M2/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罗正云;王诚华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用于 固定 改进 结构 电池 模块 组装 方法 | ||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09年12月23日递交到韩国知识产权局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09-0130022的权益,其全部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涉及一种具有彼此相连的多个电池的电池模块。
背景技术
电池模块为由彼此相连的多个电池形成的高容量供电单元的元件,并可用作例如电动车辆的电源。
形成这种电池模块的电池通常为锂离子电池。在锂离子电池中,即使充放电反复执行其性能通常也不会退化。然而,当在充电期间锂离子被传递时,电池的负电极可能膨胀。由于电池模块由彼此串联或并联连接的多个锂离子电池形成,因此如果每个锂离子电池膨胀一点,则整个电池模块可能膨胀约5%至约10%。这样,电池模块的外形或形状可能会过度改变或扭曲,使得将电池模块附接到其原始位置和将电池模块从其原始位置分离可能会发生困难,从而致使电池的电阻增大。而且,如果电池模块被使用在电动车辆中,则约八个电池模块堆叠以形成待安装在电动车辆中的电池组。因此,如果每个电池模块的外形改变,则整个电池模块组件的变形度极大,因而可能发生严重的问题。
因此,在电池模块中,端板被放置在二次电池列的两端以抑制二次电池的膨胀,并且棒式连接杆被连接到位于二次电池列两端的端板,由此固定端板。
然而,一般而言,由于连接杆和端板通过使用若干螺栓和螺母而彼此相连,需要花费相对较长的时间来连接它们,且螺栓和螺母从电池模块突出,由此增大电池模块的体积。
电池模块体积的增大致使采用电池模块的装置的整体体积增大,并因而限制装置的设计。特别是,如果电池模块被应用在电动车辆中,安装空间是有限的,因此如果电池模块的体积减小,则允许更大的设计灵活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包括一种电池模块,其具有用于固定端板的改进结构,而不使用螺栓和螺母。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一种电池模块包括:具有多个电池的电池单元;一对端板,所述一对端板的一个安装在所述电池单元的任一端;以及环绕所述一对端板和所述电池单元的固定带,其中所述固定带由在加热时膨胀并在冷却时收缩的材料制成。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带包括用于将所述固定带的端部连接在一起以形成闭环的紧固件。例如,所述紧固件可为焊点。在可替换实施例中,所述紧固件可包括:螺纹旋向相反的外螺纹部件以及与该外螺纹部件结合的螺丝扣,其中所述紧固件位于所述固定带的端部之间;彼此匹配的榫舌和凹槽以及插入通过所述榫舌和凹槽中的开口的销,其中所述紧固件位于所述固定带的端部之间;或者位于所述固定带的每个端部的夹子,其中所述夹子被滑动接合。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一对端板的向外朝向的表面形成为远离所述电池单元突出的弧形形式,且所述端板具有容纳凹槽,所述固定带被容纳在该容纳凹槽中。进一步,所述固定带可由如下材料制成,该材料使得所述固定带的长度能够通过加热而伸长,并能够通过冷却和缩短,例如,铝镀层薄钢板或镀锌薄钢板。
还提供一种组装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池模块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热延伸所述固定带的长度,使得所述固定带的长度长于所述电池单元和所述一对端板的组件的周长;将所述固定带安装在所述组件周围;以及冷却所述固定带,以使所述固定带的长度缩短,使得所述固定带接触所述一对端板的每一个。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带通过高频加热而热膨胀,并通过自然冷却或强制通风冷却而冷却。另外,所述固定带的端部可使用任何一种所描述的紧固件或通过任何其他合适的紧固件而附接在一起。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结合附图对各实施例的描述,这些和/或其他方面将变得明显和更易于理解,其中:
图1A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池模块的示意图;
图1B为图1A的电池模块的固定带的示意图;
图2A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电池模块的示意图;
图2B为图2A的电池模块的固定带的示意图;
图3A为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电池模块的示意图;
图3B为图3A的电池模块的固定带的示意图;
图4A为根据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电池模块的示意图;
图4B为图4A的电池模块的固定带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SB锂摩托有限公司,未经SB锂摩托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388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