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显示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35302.0 | 申请日: | 2010-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669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赵广雄;郭丰玮;简立晁;李瑞斌;吴正佳;吴昭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瀚宇彩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63 | 分类号: | G02F1/13363;G02F1/1335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李娜娜;郭鸿禧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涉及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尤指一种结构简单且可有效改善视角限制问题的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利用电场驱动液晶分子而达到显示效果。然而,当偏振光线通过液晶分子时,由于受到液晶分子本身的双折射特性的影响,因此造成偏振光线的偏振性无法维持的情形,更进一步产生了诸如视角限制及暗态漏光(dark-state light leakage)等等问题。
为了前述对偏振光线通过液晶分子所引起的问题,进行校正及改善,在不改变液晶显示器的制备流程下,于液晶盒外增贴光学补偿膜系一般普遍被采用的解决方式。
而针对光学补偿弯曲模式(OCB mode;Optically Compensate Birefringence mode)的液晶盒所使用的光学补偿模,多半系采用富士公司所开发的补偿膜,该补偿膜系包含一盘状液晶层,但此种盘状液晶补偿膜的缺点系价格昂贵,在成本考虑方面并不具优势。
另外,亦有多篇有关于光学补偿膜的学术论文被发表,其内容系为增贴四层以上的折射膜来解决光学补偿弯曲模式液晶盒的光学问题。但此种四层以上的折射膜制作困难,相当不易进行量产。前述皆为有待解决的技术课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各项问题,本发明人基于多年研究开发与诸多实务经验,提出一种液晶显示装置,以作为改善上述缺点的实现方式与依据。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有效改善视角限制问题的液晶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结构简单的液晶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容易制造的液晶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成本较低的液晶显示装置。
依据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包括:具有一吸收轴的第一偏光板;设于该第一偏光板上且具有慢轴的第一双轴折射膜;设于该第一双轴折射膜上且具有配向方向的光学补偿弯曲模式液晶盒;设于该光学补偿弯曲模式液晶盒上且具有慢轴的折射膜,该折射模的该慢轴与该配向方向彼此正交;设于该折射膜上且具有慢轴的第二双轴折射膜,该第二双轴折射模的该慢轴与该第一双轴折射模的该慢轴彼此正交;以及设于该第二双轴折射膜上且具有吸收轴的第二偏光板,该第二偏光板的该吸收轴与第一偏光板的该吸收轴彼此正交;偏振光线由该第一偏光板行进至该第二偏光板的期间,其受到液晶分子本身的影响而产生的相位延迟,被该第一双轴折射膜、该折射膜以及该第二双轴折射膜进行相位补偿,可测得十字形的全视角光形,有效地改善了视角限制的问题,亦获得了良好的光学表现。
为使贵审查员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及所达到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谨佐以优选的实施例及配合详细的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
图3为一参考坐标轴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实际量测光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以及
图6为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第一偏光板
11:吸收轴
2:第一双轴折射膜
21:慢轴
3:折射膜
31:慢轴
4:第二双轴折射膜
41:慢轴
5:第二偏光板
51:吸收轴
6:光学补偿弯曲模式液晶盒
61:配向方向
A:nx轴
B:nx轴
C:nx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相关附图,说明本发明液晶显示装置的优选实施例,为使便于理解,下述实施例中的相同组件以相同的符号标示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瀚宇彩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瀚宇彩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353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