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扁平热导管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534820.0 | 申请日: | 2010-11-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664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 发明(设计)人: | 代升亮;周生国;刘金朋;刘悦;吴声麟;罗友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瑞精密组件(昆山)有限公司;鸿准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8D15/04 | 分类号: | F28D15/04;B22F5/1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316 江苏省苏州市昆***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扁平 导管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扁平热导管,包括中空的扁平管体及设置于管体内的第一毛细结构与第二毛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毛细结构由金属粉末烧结形成的烧结结构,所述第一毛细结构为由若干间隔的凸起及形成于相邻凸起之间的沟槽形成的沟槽状结构,所述第一毛细结构与第二毛细结构相互贴合,所述管体内于第一毛细结构与第二毛细结构以外的区域形成蒸气通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平热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毛细结构结合于所述管体内的一侧上,所述第二毛细结构结合于所述管体内的另一侧上,所述第一毛细结构与第二毛细结构于管体内的两侧各形成一蒸气通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扁平热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包括顶板及与所述顶板相对的底板,所述第一毛细结构的一侧结合于所述管体的底板上,所述第二毛细结构的一侧结合于所述管体的顶板上,所述第一毛细结构未结合于管体的底板上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二毛细结构未结合于管体的顶板上的另一侧相互贴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平热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毛细结构与第二毛细结构正对设置,所述第二毛细结构贴合于所述第一毛细结构的中间或所述第二毛细结构的中间贴合于所述第一毛细结构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扁平热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毛细结构与所述第一毛细结构贴合的一侧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二毛细结构远离所述第一毛细结构的一侧的尺寸,所述第二毛细结构与所述第一毛细结构贴合的一侧形成一尖端并贴合于所述第一毛细结构的中间。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扁平热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毛细结构为长方体状,所述第二毛细结构的中央贴合于所述第一毛细结构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平热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毛细结构与第二毛细结构斜向对准设置,所述第二毛细结构贴合于所述第一毛细结构的一侧或所述第二毛细结构的一侧贴合于所述第一毛细结构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扁平热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毛细结构与所述第一毛细结构贴合的一侧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二毛细结构远离所述第一毛细结构的一侧的尺寸,所述第二毛细结构贴合于所述第一毛细结构的一侧上。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扁平热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毛细结构为长方体状,所述第二毛细结构的一侧端贴合于所述第一毛细结构上。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平热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毛细结构为三棱柱形或长方体状,所述第二毛细结构未与所述管体结合的另一侧贴合于所述第一毛细结构上。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平热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毛细结构的凸起等距离间隔设置且顶端平齐,部分凸起嵌入所述第二毛细结构中。
12.一种扁平热导管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杆体,所述杆体呈圆柱状,其外圆周面上开设有开口及缺口;
提供圆管,所述圆管呈中空状,包括一弧形的第一部分及与第一部分连接的一弧形的第二部分,位于第一部分内侧顶端的一弧形凸条朝向圆管的中心凸伸,第一部分沿周向的长度远小于第二部分沿周向的长度,第二部分的内径与杆体的外径相当,将该杆体插入该圆管中,并使圆管第一部分的凸条收容在开口中;
将金属粉末填入位于所述圆管内的杆体的缺口中,将金属粉末高温烧结形成第二毛细结构;
取出杆体,蚀刻圆管第一部分的凸条,使其形成若干间隔的凸起,且相邻的凸起之间形成有一沟槽,这些凸起及沟槽共同形成一第一毛细结构,该第一、第二毛细结构留置于该圆管的内壁上;及
将圆管打扁形成扁平热导管,使所述第二毛细结构贴合于所述第一毛细结构上,所述扁平热导管内于于第一毛细结构与第二毛细结构以外的区域形成蒸气通道。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扁平热导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与缺口正对设置。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扁平热导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的横截面为弧形,取出所述杆体后打扁所述圆管前,所述第二毛细结构的横截面对应为弧形。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扁平热导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打扁所述圆管后,所述第二毛细结构为长方体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瑞精密组件(昆山)有限公司;鸿准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瑞精密组件(昆山)有限公司;鸿准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3482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