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喷墨记录装置的滑架装置及具有该滑架装置的喷墨记录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33816.2 | 申请日: | 2010-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696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25 |
发明(设计)人: | 玉木孝幸;各务和行;三浦觉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41J2/01 | 分类号: | B41J2/01;B41J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立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黄威;张彬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喷墨 记录 装置 具有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喷墨记录装置的滑架装置以及具有该滑架装置的喷墨记录装置,所述滑架装置通过喷墨式的记录头向记录介质喷出光固化型的油墨,并向着落在记录介质上的油墨照射光而进行固化,从而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一种喷墨记录装置,其具有:滑架,其搭载有多个喷墨记录头以及一对扫描型紫外线照射装置;移动机构(电动机等),其使滑架沿着导轨在主扫描方向上移动;非扫描型紫外线照射装置,其接近记录介质的输送路径,并向图像形成后的记录介质照射紫外线,该喷墨记录装置在使滑架沿主扫描方向移动的同时,从喷墨记录头向记录介质喷出紫外线固化型的油墨,从而形成图像(参照专利文献1)。该喷墨记录装置为,在滑架的一侧端部搭载有多个记录头以及一对扫描型紫外线照射装置,而另一侧端部被支承在导轨上,从而能够沿着导轨进行往复移动。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6850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上述喷墨记录装置中,滑架(滑架装置)的重心位于配置有喷墨头(记录头)以及扫描型紫外线照射装置(光固化单元)的部分。也就是说,由于滑架装置在从重心离开的位置处,以悬臂的方式被支承在导轨上,因此存在以下问题,即,在开始沿着导轨进行移动时(以及移动停止时),由于惯性滑架装置的自由端一侧产生振动,从而导致从记录头所喷出的油墨的着落位置产生偏差。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移动时的振动从而防止所喷出的光固化型油墨的着落位置的偏差的、喷墨记录装置的滑架装置以及具有该滑架装置的喷墨记录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本发明的喷墨记录装置的滑架装置,其相对于记录介质而沿着相互平行设置的第1引导轴以及第2引导轴移动的同时,喷出光固化型的油墨并对所喷出的油墨进行光固化,从而在记录介质上形成所需图像,其特征在于,具有:记录头组件,其具有向记录介质喷出油墨的记录头,以及搭载记录头的记录滑架;光固化组件,其具有对记录介质上的油墨进行光固化的多个光固化单元,以及搭载多个光固化单元的光固化滑架;滑架基座,其以滑动自如的方式被支承在第1引导轴上;支承框架,其一端被固定在滑架基座上,另一端以滑动自如的方式被支承在第2引导轴上,其中,记录头组件以悬臂的方式被支承在滑架基座上。
此时,优选为,记录头组件以及光固化组件被配置在第1引导轴和第2引导轴之间。
另外,优选为,具有多个记录头,且多个记录头被划分为多个记录部而被搭载在记录滑架上,并且,多个记录部在从第1引导轴离开的方向上,以记录头的搭载数量从多到少的顺序被配置。
根据这些结构,记录头组件以悬臂支承的方式被支承在,两端被支承的滑架基座上。即,能够将滑架装置整体的重量分散支承在第1引导轴以及第2引导轴上。由此,作为滑架装置整体,在移动开始时以及移动停止时不会发生振动而能够维持稳定的状态,从而能够使移动稳定。
另外,通过悬臂支承记录头组件,从而能够高精度且容易地进行记录头组件所特有的间隙调节和平行度调节。而且,由于记录头组件的记录头搭载数量较多的记录部被设置在第1引导轴一侧,因此能够进行受惯性影响较小的稳定的移动,从而能够防止由于移动开始以及停止时的惯性而产生的振动。由此,由于能够抑制记录滑架(多个记录部)的晃动和越程,从而油墨向记录介质上的着落位置不会产生偏差,因此能够形成高精度的图像。
此时,优选为,多个光固化单元被配置成,位于各记录部的移动方向两外侧。
根据该结构,在滑架装置(各记录部)进行往复移动的情况下,能够在前进移动时刚喷出油墨之后,便通过光固化单元对该油墨进行光固化。另外,也能够在前进移动时仅进行油墨的喷出,而在返回移动时进行光固化。由此,能够灵活地控制距油墨的光固化的时间,从而能够任意地设定所形成的图像的表面粗糙度。另外,在油墨刚着落在记录介质上之后便进行光固化时,表面将变得粗糙。
另外,此时优选为,各个光固化单元使油墨半固化为表面固化状态,光固化组件进一步具有被搭载在光固化滑架上,并对半固化后的油墨进行全固化的全固化单元。
根据该结构,首先,通过对油墨进行半固化,从而能够控制记录介质上的油墨滴的润湿扩散的程度。另外,由于记录介质上的油墨为半固化状态,因此用于全固化的光照射用较短时间就足够。另外,通过使全固化单元可动,而能够由小型的构件构成全固化单元,并能够切实地将所形成(描绘)的图像定影在记录介质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未经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338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