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改进的漆包机烘炉炉口接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17363.4 | 申请日: | 2010-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689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9 |
发明(设计)人: | 徐进法;曹永义;陈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锡洲电磁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30 | 分类号: | H01B13/30 |
代理公司: | 无锡盛阳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7 | 代理人: | 顾朝瑞 |
地址: | 214028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 包机 烘炉 炉口接灰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漆包线的加工设备领域,具体为改进的漆包机烘炉炉口接灰装置。
背景技术
漆包线是依靠导体外部附着的漆膜作为绝缘层,其广泛应用于电机、变压、电器产品中。目前的漆包线其主要存在有漆瘤、漆粒子等表面缺陷,其主要是漆包线在涂漆烘焙时有杂质混入,漆包线在多道涂漆烘焙后表面即产生漆瘤、漆粒子。当漆包机关机时,炉膛内温度慢慢降低,停留在炉膛内带漆的导线长时间烘焙后产生的漆灰往下掉落炉口接灰装置,如不及时清理漆灰,在正常生产时由于炉膛内气流的流动,漆灰会附着在漆包线上最终在表面产生漆瘤、漆粒子,目前的接灰装置为L形挡板1,见图1,其侧面与漆包机烘炉外壁相连接,漆灰11掉落在挡板1底面上,由于挡板无法拆卸,清理漆灰时只能通过人工伸进炉口进行擦拭,且L形挡板拐角处不易清理;另外,挡板为水平接灰,漆灰堆满后易掉出炉口粘在导线上或掉入漆缸内,影响漆包线的生产质量。图1中,12为内胆,13为烘炉炉壁,14为导线,15为电热管,16为吸出风机。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改进的漆包机烘炉炉口接灰装置,其能方便清理漆灰,保证漆包线的加工质量。
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其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安装于漆包机烘炉炉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为方形支架,所述方形支架的两侧壁开口,所述开口内安装有接漆灰盒,所述接漆灰盒通过锁扣与所述方形支架锁紧。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接漆灰盒底板连接有斜向挡板;所述接灰盒侧壁与底板圆弧连接过渡;所述方形支架与所述漆包机烘炉炉口外形匹配;所述方形支架下部通过螺母安装有挡风板;所述挡风板设置有键槽。
本发明的改进的漆包机烘炉炉口接灰装置,其接漆灰盒可以从方形支架的开口处抽出或推进,方便漆灰的清理;接漆灰盒的侧壁与底板圆弧过渡连接,保证漆灰清理可靠;且漆灰沿着接灰盒的斜向挡板掉落至盒内,避免了漆灰掉出炉口粘着在导线表面或是掉落漆缸影响漆包线的加工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以往漆包机烘炉炉口接灰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漆包机烘炉炉口接灰装置结构示意图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2和图3,本发明漆包机烘炉炉口接灰装置,其包括支架,支架安装于漆包机烘炉炉口,支架为方形支架2,方形支架2的两侧壁开口3,开口3内安装有接漆灰盒4,接漆灰盒4通过锁扣5与方形支架2锁紧。接漆灰盒4底板连接有斜向挡板6;接漆灰盒4侧壁与底板圆弧10连接过渡;方形支架2与漆包机烘炉炉口外形匹配;方形支架2下部通过螺母7安装有挡风板8;挡风板8设置有键槽9,挡风板8可在键槽9内滑动,控制进风口的大小。
下面结合附图具体描述一下本发明的工作过程:漆包线生产时,漆灰11沿烘炉内胆12往下掉落,一部分漆灰由吸出风机直接吸去,剩下的漆灰掉落到接漆灰盒4内并沿着接漆灰盒4的斜向挡板6掉入底部,清理漆灰时,只需要打开锁扣5,将接漆灰盒4抽出,把漆灰清理干净即可。图2中,13为烘炉炉壁,14为导线,15为电热管,16为吸出风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锡洲电磁线有限公司,未经无锡锡洲电磁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173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