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行车后轴总成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16195.7 | 申请日: | 2010-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548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26 |
发明(设计)人: | 张昌维;李兴伟;张锐;孙艳;张晓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昌维 |
主分类号: | B60B35/12 | 分类号: | B60B35/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刘守宪 |
地址: | 2763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行车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行车的部件。具体地说是一种自行车的后轴总成。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自行车车轮直径比以前的自行车的车轮直径小得多,因此更轻便、可折叠、携带也更方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但由于小轮自行车主动齿轮和被动齿数的直径之比较小,使用者在蹬相同圈数的情况下,小轮自行车比大轮自行车行驶的距离短,即付出同样的人力的情况下小轮自行车行走距离短、速度慢。要提高小直径自行车的行驶速度,就要增大直径比,即增大主动齿轮的直径或减小从动齿轮的直径。增大主动齿轮的直径将会相应增大该部分的体积,与设计小轮自行车的初衷背道而驰,同时,由于从动齿轮通过轴承套在后轴的轮毂上,,其直径无法进一步缩小,因此,如何增大小轮自行车的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之间的直径比成为本领域的一个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解决现有的小轮自行车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的直径比较小从而导致自行车行走速度慢的缺点,提供一种使自行车行走快并且省力的后轴总成。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自行车后轴总成,包括后轴,套在所述后轴上的轮毂,固定安装在所述轮毂一端上的单向离合器总成,所述单向离合器总成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轮毂上的固定件和可相对于所述固定件相对转动的转动件,所述转动件设有从动齿轮,所述转动件与所述固定件之间设有相互啮合的棘齿和棘爪,所述转动件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后轴上。
所述固定件为一内圈设有棘齿的棘轮,所述转动件外圈设有棘爪。
所述棘轮通过螺纹与所述轮毂固定在一起。
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转动件一体成形。
所述转动件的侧面与所述轮毂端侧面之间设有垫片。
所述固定装置为与后轴通过螺纹配合的螺母,所述螺母与所述转动件之间设有垫片。
所述棘爪轮上设有两个棘爪。
所述棘爪轮上开设有棘爪槽,所述棘爪可活动地安装在所述棘爪槽内,所述棘爪与所述棘爪槽之间还设有使棘爪复位的弹簧。
所述转动件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后轴上。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转动件直接套在后轴上,与现有技术中套在轮毂上相比,可大大缩小从动齿轮的直径,增大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的直径比,使自行车在主动齿轮转相同圈数的情况下行使更远的距离,从而提高自行车的行使速度。(2)转动件和从动齿轮一体成形,结构更稳定、更牢固。(3)固定件通过螺纹与轮毂相固定,连接简单并且稳定可靠。(4)采用两个棘爪使固定件与转动件之间的配合更可靠。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自行车后轴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自行车后轴总成的装配示意图;
图3是转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棘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后轴,2-轮毂,3-固定件,31-棘齿,4-转动件,5-从动齿轮,51-棘爪,511-棘爪部,512-轴部,52-棘爪槽,54-滚针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述的自行车后轴1总成,包括后轴1,套在所述后轴1上的轮毂2,固定安装在所述轮毂2一端上的单向离合器总成,所述单向离合器总成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轮毂2上的固定件3和可相对于所述固定件3相对转动的转动件4,所述转动件4设有从动齿轮5,所述转动件4与所述固定件3之间设有相互啮合的棘齿31和棘爪51,所述转动件4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后轴1上,在本实施例中,转动件4通过滚针轴承54安装在后轴1上。所述固定件3为一内圈设有棘齿31的棘轮,所述转动件4外圈设有棘爪51。所述棘轮通过螺纹与所述轮毂2固定在一起。所述从动齿轮5与所述转动件4一体成形。所述转动件4的侧面与所述轮毂2端侧面之间设有垫片,用来调整转动件4与轮毂2端侧面之间的距离,从而使转动件4上的棘爪51与棘轮上的棘齿31啮合的宽度达到最大。所述固定装置为与后轴1通过螺纹配合的螺母,所述螺母与所述转动件4之间设有垫片,用来防止螺母对转动件4的端侧面产生刮擦,保持转动件4端侧面的平整,使转动件4顺利转动。所述转动件4上设有两个棘爪51。所述转动件4上还开设有棘爪槽52,所述棘爪51可活动地安装在所述棘爪槽52内,在本实施例中,棘爪51包括轴部512和棘爪部511,棘爪部511可绕轴部512转动,所述棘爪51与所述棘爪槽52之间还设有使棘爪51复位的复位弹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昌维,未经张昌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1619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