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次采油用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06899.6 | 申请日: | 2010-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557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26 |
发明(设计)人: | 刘松荫;刘正;丁荷忠;刘彦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正力聚合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8/584 | 分类号: | C09K8/584 |
代理公司: | 郑州异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4 | 代理人: | 韩华 |
地址: | 45119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次采油 表面活性剂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表面活性剂的制备,尤其是涉及一种三次采油用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石油能源的充分采出和合理利用已引起人们的极大重视。由于常规的一次和二次采油(POR和SOR)总采油率不是很高,一般质量分数仅能达到20%~40%,最高达到50%,还有50%~80%的原油未能采出。因此在能源日趋紧张的情况下,提高采油率已成为石油开采研究的重大课题,三次采油则是一种特别有效的提高采油率的方法。三次采油的方法很多,表面活性剂在三次采油中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传统的表面活性剂包括磺酸盐和羧酸盐两大类,由于磺酸盐和羧酸盐易于和阳离子形成沉淀,在岩石上吸附损失较大,不适宜在高矿化度地层条件下使用,且注入性差,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特高矿化度油藏提高采收率的三次采油用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述的三次采油用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它是由原料棉籽油渣、混合醇和氢氧化钠按照下述重量百分比配制而成:
配比:pH=9的棉籽油渣50~55%,混合醇20~25%,浓度20~30%的氢氧化钠溶液25~30%;
制备方法:
第一步,将棉籽油渣放入搅拌釜内加热;
第二步,待搅拌釜内温度升至80℃时,将氢氧化钠溶液加入棉籽油渣中搅拌1小时;
第三步,将混合醇加入上述搅拌釜中,停止加热,搅拌30分钟后出料即得成品。
存储及使用方法:
将成品闭光储存在0~40℃环境温度下。为了保证表面活性剂在使用过程中不被岩石吸附,在注入前,先注入木质素及其改性产品,使之先被岩层吸附,以减少表面活性剂的损耗。采用泵式注入法,在注入前先把表面活性剂与水配制成1:80的溶液后,以每小时2~2.5吨的流量注入到岩层中。
在实际指备时,所述原料的重量百分配比为:pH=9的棉籽油渣50%,混合醇25%,浓度20~30%的氢氧化钠溶液25%。
所述原料的重量百分配比也可为:pH=9的棉籽油渣55%,混合醇20%,浓度20~30%的氢氧化钠溶液25%。
所述原料的重量百分配比也可为:pH=9的棉籽油渣50%,混合醇20%,浓度20~30%的氢氧化钠溶液30%。
所述原料的重量百分配比还可为:pH=9的棉籽油渣52%,混合醇22%,浓度20~30%的氢氧化钠溶液26%。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使用中不易形成沉淀,在溶液表面能定向排列,并能使溶液表面张力显著下降(10-3),可应用于特高矿化度油藏提高采收率。同时本发明以棉籽油渣为主要原料,合成工艺简单,成本较低,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的表面活性剂在三次采油中应用时,在抗盐能力,抗温性能和粘度保留率方面都好于其它表面活性剂。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正力聚合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郑州正力聚合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0689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机驱动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内衬油管油井的洗井液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