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零件不同方位同时研合时的定位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06834.1 | 申请日: | 2010-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395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发明(设计)人: | 彩辉;程志微;刘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00 | 分类号: | B23Q3/00 |
代理公司: | 沈阳杰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07 | 代理人: | 窦久鹏 |
地址: | 110034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零件 不同 方位 同时 合时 定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创造用于多个零件不同方位同时研合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情况下,多为两个零件相互研合,其协调关系相对简单,而多个零件进行定位、研合,零件间的相互协调关系难以保证,尤其在有双曲面元素参与协调的情况下更是无法保证其精确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创造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保证多零件不同方位同时研合精确性的多零件不同方位同时研合时的定位装置;本发明创造的目的是通过下述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多零件不同方位同时研合时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由测量定位点、起重吊耳、定位支臂、定位支臂锁紧螺母、定位滑块、底座、下侧面定位板、压紧支臂、两侧夹紧块、上侧面定位板、腹板压紧块、腹板支撑板、内侧面夹紧螺钉、腹板支撑板底座、两端零件支承座、压紧杆和把紧手柄构成,在底座的一端两个角处各制出一个测量定位点,在底座的另一端下方的角处制出一个测量定位点,4个起重吊耳分别装在底座的4个角处,在底座下方左端安装一个定位支臂,在底座下方右端安装两个定位支臂,在底座上方左端安装两个定位支臂,在底座上方右端安装一个定位支臂,每两个定位支臂锁紧螺母装在每个定位支臂上,每个定位支臂上安装一个定位滑块,压紧支臂分别在底座下方和上方各安装两个,压紧杆装压紧支臂,在底座右端安装两个两侧夹紧块,两端零件支承座安装在底座上,把紧手柄装在两端零件支承座上,下侧面定位板和上侧面定位板与两端零件支承座贴合,腹板支撑板底座装在底座上,腹板压紧块、腹板支撑板、内侧面夹紧螺钉装在腹板支撑板底座上。
本发明创造的优点:可以同时满足5个零件精确定位研合。
附图说明:
图1是多零件不同方位同时研合时的定位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侧视图。
图中的:1、测量定位点 2、起重吊耳 3、定位支臂 4、定位支臂锁紧螺母 5、定位滑块 6、底座 7、下侧面定位板 8、压紧支臂 9、两侧夹紧块 10、上侧面定位板 11、腹板压紧块 12、腹板支撑板 13、内侧面夹紧螺钉 14、腹板支撑板底座 15、两端零件支承座 16、压紧杆 17、把紧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多零件不同方位同时研合时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由测量定位点、起重吊耳、定位支臂、定位支臂锁紧螺母、定位滑块、底座、下侧面定位板、压紧支臂、两侧夹紧块、上侧面定位板、腹板压紧块、腹板支撑板、内侧面夹紧螺钉、腹板支撑板底座、两端零件支承座、压紧杆和把紧手柄构成,在底座的一端两个角处各制出一个测量定位点,在底座的另一端下方的角处制出一个测量定位点,测量定位点用于确定定位滑块、上、下侧面定位板、两端零件支承座和两端零件支承座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4个起重吊耳分别装在底座的4个角处,在底座下方左端安装一个定位支臂,在底座下方右端安装两个定位支臂,在底座上方左端安装两个定位支臂,在底座上方右端安装一个定位支臂,每两个定位支臂锁紧螺母装在每个定位支臂上,每个定位支臂上安装一个定位滑块,压紧支臂分别在底座下方和上方各安装两个,压紧杆装压紧支臂,压紧杆用于锁紧零件缘条,在底座右端安装两个两侧夹紧块,两端零件支承座安装在底座上,把紧手柄装在两端零件支承座上,把紧手柄用于紧固下侧面定位板和上侧面定位板的位置,以限定零件缘条的位置,下侧面定位板和上侧面定位板与两端零件支承座贴合,下侧面定位板和上侧面定位板用于固定零件缘条的位置,腹板支撑板底座装在底座上,腹板压紧块、腹板支撑板、内侧面夹紧螺钉装在腹板支撑板底座上,腹板压紧块、腹板支撑板用于固定零件腹板的位置,内侧面夹紧螺钉用于固定零件缘条的位置。上下左右顶部零件安装,各自有独立的压紧定位装置,从而解决了多个零件协调关系。
应用实例:
组合件研合分上下缘条及腹板配套研合和∏形件与两端接头配套研合两个阶段进行。
1、上下缘条及腹板配套(∏形件)研合流程:
a)刮削拉直上下缘条焊缝面,保证平面度≤0.05mm,粗糙度Ra1.6μm;
b)将上下缘条固定在研合夹具上,调整到合适位置后夹紧,在夹具上以缘条焊接面基准研合腹板面,要求在近1米长度内腹板与缘条焊缝对接面间隙小于0.1mm,焊缝对接面阶差小于0.2mm,粗糙度达到Ra1.6μm;
2、∏形件与两接头配套研合:
a)刮削拉直∏形件两端焊缝面,保证平面度≤0.05mm,粗糙度Ra1.6μm;
b)将∏形件固定在研合夹具上,调整到合适位置后夹紧,在夹具上以∏形件两端焊接面为基准研合接头焊接面,要求其与∏形件端头焊缝对接面间隙小于0.1,mm,焊缝对接面阶差小于0.2mm,粗糙度达到Ra1.6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068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