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04328.9 | 申请日: | 2010-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460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发明(设计)人: | 苏国彰;刘锦璋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胜(中国)科技有限公司;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芳 |
地址: | 523808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面板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显示效果优良的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触控面板依照其感测方式的不同而大致上区分为电阻式触控面板、电容式触控面板、光学式触控面板、声波式触控面板以及电磁式触控面板。此外,根据触控面板与显示面板的配置关系,触控面板又可大致上区分为外贴式与整合式/内建式(on-cell/in-cell)两种。外贴式的触控面板通常是先将触控元件先制作在一辅助基板上(即为触控面板),再将此触控面板贴附在显示面板的外表面上。整合式的触控面板则是直接将触控元件整合在显示面板内部。
以外贴式的触控面板而言,这种配置方式使得触控面板与显示面板可以分别地制作而有效地降低制程的复杂度。不过,触控面板与显示面板贴附之后,两面板之间的间隙可能产生介面反射现象而不利于触控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其有助于减少光线由外界穿过触控面板后被反射出来的反射光再次穿出触控面板的机率。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具有良好的显示效果。
本发明提出一种触控面板,包括一透明盖板、一偏振元件以及一触控元件。透明盖板具有1/4λ相位延迟。偏振元件配置在透明盖板的一侧。触控元件配置在透明盖板的另一侧,并与偏振元件相对。
本发明再提出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包括触控面板以及一显示面板。触控面板包括一透明盖板、一偏振元件以及一触控元件。透明盖板具有1/4λ相位延迟。偏振元件配置在透明盖板的一侧。触控元件配置在透明盖板的另一侧,并与偏振元件相对。触控元件配置在显示面板与透明盖板之间。
基于上述,本发明采用具有1/4λ相位延迟的透明盖板作为触控元件的承载基板并且将偏振元件配置在透明盖板的一侧。所以,光线由外界穿过本发明的触控面板后,若发生反射的现象,其反射光不易再穿过触控面板而让使用者观看到反射光。换言之,具有本发明的触控面板的触控显示装置可以降低内部反射的反射光而具有较佳的显示效果。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及显示光与外界光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4A以及图4B为本发明的两种实施例的触控面板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5为一种感测电极设置在不同平面的触控面板。
附图标记:
10、10A、10B、10C:触控面板; 12:透明盖板;
14、14’:偏振元件; 16:触控元件;
20:显示面板; 22:上偏振片;
24:下偏振片; 30:背光模块;
100、200、300:触控显示装置; 40:1/4波片;
C、C’:连接线; E:感测电极;
G:间隙; I、I1、I2:绝缘层;
La:外界光; Lac:圆偏振光;
Lar:外界反射光; Ld:显示光;
PL:左旋偏振特性; PR:右旋偏振特性;
S:次波长结构; 20’:液晶显示面板;
E1:第一感测电极; E2:第二感测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及显示光与外界光的示意图。请参照图1,触控显示装置100包括一触控面板10以及一显示面板20。触控面板10包括一透明盖板12、一偏振元件14以及一触控元件16。透明盖板12具有1/4λ相位延迟。偏振元件14配置在透明盖板12的一侧。触控元件16配置在透明盖板12的另一侧,并与偏振元件14相对。此外,触控元件16配置在显示面板20与透明盖板12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胜(中国)科技有限公司;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联胜(中国)科技有限公司;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043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