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牛樟芝抗癌活性物质、制备方法及其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02077.0 | 申请日: | 201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436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发明(设计)人: | 蒋丙煌;林育蔚 | 申请(专利权)人: | 蒋丙煌 |
主分类号: | C12P17/04 | 分类号: | C12P17/04;C12P1/02;A61K31/365;A61P3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万志香;曾旻辉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市罗斯福***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牛樟芝 抗癌 活性 物质 制备 方法 及其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牛樟芝抗癌活性物质、制备方法及其用途,特别是指一种可以抑制肝癌细胞增殖,以达到抗肝癌效果的牛樟芝活性物质。
背景技术
牛樟芝(Antrodia cinnamomea)是一种寄生于牛樟树(Cinnamomum kanchiraiHayata,Lauraceae)中空树干内的微生物,原生于台湾。牛樟芝具有多种促进健康的功效,包括抗氧化、抗发炎、抗肿瘤活性等(Chang and Chou,2004;Mau,Huang,Huang,and Chen,2004;Song and Yen,2003;Hseu,Chang,Hseu,Lee,Yech,and Chen,2002;Shen,Chou,Wang,Chen,Chou,and Lu,2004;Ao et al.,2009)。这种真菌在传统上被用于治疗肝脏疾病,但其抗肿瘤活性,特别是抗肝癌活性,已经引起广泛的注意。
牛樟芝子实体所含的数种化合物已被分离出来,并且被辨识出具有抗肿瘤的活性。Lien与其它人自干燥的牛樟芝子实体中分离出4,7-二甲氧基-5-甲基-1,3-亚甲二氧基苯(4,7-dimethoxy-5-methyl-1,3-benzodioxole),并且发现该化合物可抑制人类结肠细胞的增殖(Lien et al.,2009)。此外,自牛樟芝中分离的24-methylenelanosta-7,9-(11)-diene-3β,15α-diol-21-oic(MMH01)被证实可以抑制人类血癌细胞U937与胰脏癌细胞BxPC3的生长(Chen,Chou,and Chang,2009)。
除了抗肿瘤的活性之外,也有一些被分离出来的牛樟芝活性成分,已被证实具有抗发炎的效果;Yang等人(2009年)从牛樟芝菌丝体中分离出antroquinonol B、4-acetyl-antroquinonol B、2,3-(methylenedioxy)-6-methylbenzene-1,4-diol、2,4-dimethoxy-6-methyl-benzene-1,3-diol、antrodin D这5种成分,并发现这些成分对于抑制一氧化氮的产生具有一定的效果,进而可以达到一定的抗发炎作用。
因为牛樟芝的高医疗价值以及缓慢的生长速度,牛樟的子实体的价格居高不下。为了满足市场上对此一药用真菌庞大的需求量,目前已有使用液体发酵培养牛樟芝菌丝体来进行工业级生产(Shin,Pan,and Heieh,2006)。
虽然牛樟芝的医疗效果已引起人们广泛的注意,但针对牛樟芝菌丝体内抗癌成分的分离与鉴定的研究并不多;Nakamura等人自牛樟芝菌丝体中发现五种苹果酸与琥珀酸的衍生物,这些成分对于LLC肺癌肿瘤细胞株具有细胞毒性效果(cytotoxic effects),且其半数有效浓度(EC50)的范围在3.6至20μg/mL之间(Nakamure et al.,2004)。Cheng、Huang、Chang、Wang与Lu等人则于2005年证实自牛樟芝分离出来的多醣体可以透过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VEGF receptor)讯号传导,而抑制周期素D1(cyclin D1)的表现,导致抑制血管新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蒋丙煌,未经蒋丙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020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碳长丝包芯纱纬编的电磁屏蔽针织物及其用途
- 下一篇:水性防腐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