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负离子功能的氧吧纤维的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99831.5 | 申请日: | 2010-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438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发明(设计)人: | 全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仓荣文合成纤维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F1/10 | 分类号: | D01F1/10;D01F6/92;D01F6/90;D01F6/46;D01D5/08;D01D5/092;D01D5/096;D01D5/16 |
代理公司: | 杭州金源通汇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6 | 代理人: | 唐迅 |
地址: | 21542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负离子 功能 氧吧 纤维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纤丝的生产方法,尤其是一种具有负离子功能的氧吧纤维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的发展,目前合成纤维技术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合成纤维以其良好定型效果、高强度、弹性好、耐磨性耐腐蚀性强等特点,大量地使用于纺织、服装等工业生产中。在合成纤维的生产过程中,熔体从喷丝板上的喷丝孔中喷出形成初生纤维,再经过后道工序加工成成品合成纤维。
负离子纤维(负离子的英文为ANION,即是带负电荷的的氧分子)是一种具有负离子释放功能的纤维,由该纤维所释放产生的负离子对改善空气质量、环境具有明显的作用,特别是负离子对人体的保健作用,已越来越多为人们所接受。负离子的功能作用主要体现在:1、祛除自由基,过多的自由基是导致人类疾病、衰老、死亡的杀手;2、净化空气;3、杀菌、除臭。由于上述对人体有益的效果,负离子纤维使用得非常广泛,如广泛使用于汽车内饰、家居宾馆窗帘、睡衣和床上用品等。
目前市面上的负离子纤维主要有粘胶负离子纤维、涤纶负离子纤维、丙纶负离子纤维、腈纶负离子纤维等。而这类现有的负离子纤维由于选材、生产工艺的不合理,负离子发射浓度较小(通常只有每立方厘米2500-3500个),有的更是只是名义上的负离子产品。
因此,现有的负离子纤维不能有效满足人们的需求,有必要对生产工艺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负离子发射浓度高的具有负离子功能的氧吧纤维的生产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设计的具有负离子功能的氧吧纤维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切片经料仓进入具有电加热功能的螺杆挤压机,使切片呈熔融状;
(2)上述熔融状物料经过计量泵定量压入纺丝组件并由喷丝板喷出,在纺丝箱体中形成丝束;
(3)丝束通过纺丝箱体被侧吹风冷却,经过甬道进一步冷却;
(4)对冷却后的丝束进行上油;
(5)通过交络使丝束含油更均匀且抱合度更高;
(6)丝束经过热辊的牵伸定型;
(7)卷绕成型;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添加负离子母粒的步骤。
作为优选,所述的负离子母粒由蛋白石纳米微粒或六环石纳米微粒制成。
作为优选,所述的原料切片为聚酯切片或聚乙内酰胺切片或聚丙烯切片。
作为优选,螺杆挤出机各区温度在390℃~425℃之间;侧吹风冷却时控制参数为:温度19℃、湿度66%、风速0.9m/s;上油时采用二次上油法,第一次上油参数为:上油率0.2%,油浓13%;第二次上油参数为:上油率为0.5%,油浓为18%;牵伸定型时,通过两个热辊对丝束进行牵伸定型,第一热辊速度为900m/min,温度为98℃;第二热辊速度为3800m/min,温度为145℃。
本发明得到的具有负离子功能的氧吧纤维的生产方法,在纤维的生产过程中添加了负离子母粒负离子母粒,负离子母粒具有负离子释放功能的纳米级电气石粉末,在制成成品后,这些电气石粉末镶嵌在纤维的表面,通过这些电气石发射的电子,击中纤维周围的氧分子,使之成为带电荷的负离子。本发明得到的具有负离子功能的氧吧纤维的生产方法,采用特殊的选材和制造工艺,所生产的具有负离子功能的氧吧纤维,负离子发射浓度在每立方厘米5500-7000个左右,将近是现有的负离子纤维的2倍,是真正意义上的负离子产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所描述的具有负离子功能的氧吧纤维的生产方法,具有负离子功能的氧吧纤维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切片经料仓进入具有电加热功能的螺杆挤压机,使切片呈熔融状;
(2)上述熔融状物料经过计量泵定量压入纺丝组件并由喷丝板喷出,在纺丝箱体中形成丝束;
(3)丝束通过纺丝箱体被侧吹风冷却,经过甬道进一步冷却;
(4)对冷却后的丝束进行上油;
(5)通过交络使丝束含油更均匀且抱合度更高;
(6)丝束经过热辊的牵伸定型;
(7)卷绕成型;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添加负离子母粒的步骤,所述的负离子母粒由蛋白石纳米微粒制成。
其中,原料切片为聚酯切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仓荣文合成纤维有限公司,未经太仓荣文合成纤维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998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胶版印刷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资本互助流通增值扶助公益体系实施技术与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