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土木工程用无沉降砂箱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99788.2 | 申请日: | 2010-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677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9 |
发明(设计)人: | 高纯;刘建民;吴永红;冯星元;弓宏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三局建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64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土木工程 沉降 砂箱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尤其涉及土木工程用无沉降砂箱。
背景技术
在公路、铁路现浇梁的施工中,目前应用的卸荷砂箱在大荷载的作用下,前期塑性沉降很大,因此在膺架模板搭设完毕后,必须进行预压来检验支撑体系的安全性,同时消除塑性变形。这样做无疑会延长支架模板的周转周期,增加工作量,延长工期,增加成本。当同工程中采用鹰架法施工时,地质情况差异很小、荷载相似、支撑方式相同,此时部分工程已开始采用部分预压法进行桥梁施工,此时,砂箱的塑性沉降将成为推广部分预压法施工的难点。如果能够有一种塑性变形可以小到忽略不计的砂箱,那么整个支撑体系的塑性变形就会得到有效预控。在此基础上,就可以实现采用部分预压法进行桥梁施工,以便节省堆载的时间和成本。
综上所述,为了节省工期和成本,减少堆载预压的工作量,需要有塑性很少的支撑体系,而这样的支撑体系的关键是需要一种塑性变形可以小到忽略不计的砂箱。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土木工程用无沉降砂箱,其目的在于,在实际荷载的作用下,使砂箱的塑性变形可以小到忽略不计。。
本发明提供了土木工程用无沉降砂箱9,包括套筒1和活塞3,活塞3可在套筒1中上下运动,活塞3和套筒1之间灌入填充砂,砂箱9被施加大于实际荷载的荷载进行预压。
砂箱9还包括紧固单元,紧固单元连接在活塞3和套筒1之间对所述砂箱9进行紧固。
紧固单元为U型螺栓2。
套筒1上设置有出砂口,出砂口外侧设置有法兰4。
大于实际荷载的荷载为实际荷载的1.5倍。
砂箱9的缝隙由棉纱和防水带密封。
出砂口有两个。
砂箱9在使用状态下,紧固单元被拆除。
本发明提供的土木工程用无沉降砂箱可以多次重复使用,大大减少了堆载的预压工作量,节省工期成本;可以很有效地解决建筑工程施工领域中的类似问题;本发明提供的土木工程用无沉降砂箱具有工效高,操作方便,重复利用率高,环保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和图2为砂箱立面图;
图3为砂箱剖面图;
图4为砂箱顶板图;
图5为应用实例图。
附图标记说明:1-套筒,2-U型螺栓,3-活塞,4-出砂口法兰,5-现浇混凝土梁,6-模板,7-支架,8-横梁,9-无沉降砂箱,10-支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发明提供的土木工程用无沉降砂箱是在既有砂箱的基础上,对砂箱进行预压,并用U形螺杆进行固定,采用防水胶带进行密封。图1和图2显示了砂箱的立面图。
土木工程用无沉降砂箱9,包括套筒1和活塞3,活塞3可在套筒1中上下运动,活塞3和套筒1之间灌入填充砂,砂箱9被施加大于实际荷载的荷载进行预压。砂箱9还包括紧固单元,预压单元连接在活塞3和套筒1之间对所述砂箱9进行紧固。紧固单元为U型螺栓2。套筒1上设置有出砂口,出砂口外侧设置有法兰4。大于实际荷载的荷载为实际荷载的1.5倍。砂箱9的缝隙由棉纱和防水带密封。出砂口有两个。砂箱9在使用状态下,紧固单元被拆除。
图5实施例为现浇箱梁施工图,在下部膺架的柱顶安装有预压砂箱。预压砂箱施工实施流程如下:
首先根据施工尺寸与荷载的要求,设计砂箱;依据设计进行砂箱制作,灌入适合的黄砂或钢砂;用1.5倍实际荷载对砂箱进行预压;预压后用U型螺栓对砂箱进行紧固;用棉纱填塞砂箱间隙,再采用防水胶带进行封砂及防水封闭;搬运至现场、安装砂箱、拆除U型螺栓、进行桥梁施工、卸载、拆模。
下面分别对上述的流程进行详述。
(1)根据施工尺寸与荷载的要求,设计砂箱并明确填充砂的技术要求;
图5实施例根据砂箱上部的荷载及支墩的尺寸确定砂箱的尺寸与所需砂箱钢板的厚度,砂箱的尺寸可以根据墩柱的尺寸确定,钢板的厚度可以根据国家规范计算得到。
(2)砂箱制作,灌入适合的填充砂;
砂箱制作时按设计在上部箱体内加入十字形加强钢板或填充混凝土。
(3)用1.5倍实际荷载对砂箱进行预压
预压时的荷载为实际使用荷载的1.5倍,消除砂箱的塑性变形。
(4)用U型螺栓对砂箱进行紧固
为保证在移动及吊装过程中,预压后的砂的状态不会被扰动,用U型螺栓对砂箱进行紧固。
(5)用棉纱和防水带,对砂箱进行封砂及防水封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三局建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三局建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997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金属门套
- 下一篇:用于有机发光二极管装置的基于噻咯的单体类以及聚合物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