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石油污染水体原位修复的生物膨胀石墨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99071.8 | 申请日: | 2010-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622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2 |
发明(设计)人: | 王学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34 | 分类号: | C02F3/34;C12N11/14;C02F103/10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张磊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石油 污染 水体 原位 修复 生物 膨胀 石墨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用于石油污染水体原位修复的生物膨胀石墨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将15-30ml的混合菌种液和0.1-0.5g的膨胀石墨混合加入到含有石油的培养基中,在搅拌条件下,恒温培养3-5天,取出30-50ml菌悬液,然后补充相同体积的含有原油的培养基,在搅拌条件下恒温培养1-3天,即为一次增殖,共增殖2-3次,得到所需产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石油污染水体原位修复的生物膨胀石墨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石墨为市售的粒径为0.1-0.8mm的膨胀石墨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石油污染水体原位修复的生物膨胀石墨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石油的培养基中的石油根据处理对象需要选原油、柴油、机油及其他不同石油成分,浓度为500-1500mg/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石油污染水体原位修复的生物膨胀石墨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石油降解混合菌种液为微球菌、不动杆菌、戈登氏茵、无色杆菌属、假单胞茵、产碱杆菌和芽孢杆菌,按重量分数计为(0.5-1.5):(0.5-1.5):(0.5-1.5):(1-3):(1-3):(2-4):(2-5),在含石油浓度为1000mg/L的培养基中恒温培养4-7天得到混合菌种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9907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直流电机双向速度稳速控制器
- 下一篇:一种混排截齿采煤机滚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