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面板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98793.1 | 申请日: | 201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333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发明(设计)人: | 太田阳介;竹厚流;永安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 | 分类号: | G02F1/1335;G02B5/30;C09J133/08;C09J133/1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朱丹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面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面板,所述液晶单元在液晶显示用玻璃单元的两面分别经由粘合剂层粘贴有偏振片。
背景技术
偏振片安装于液晶显示装置并被广泛使用,在偏光膜的两面层压透明保护膜,在至少一张保护膜的表面形成粘合剂层,在该粘合剂层上粘贴有剥离膜的状态下流通。另外,在偏光膜的两面贴合有保护膜的状态的偏振片上层压相位差膜,也会在该相位差膜侧粘贴粘合剂层/剥离膜。在对液晶单元的贴合前,从这些偏振片剥下剥离膜,经由露出的粘合剂层与液晶显示用玻璃单元贴合,做成液晶面板,进一步组装入背光等,做成液晶显示装置。这样在液晶显示用玻璃单元上贴合有偏振片的状态的液晶面板被暴露于高温时,作用于偏振片的残留应力的分布变得不均匀,在偏振片的外周部发生应力集中,其结果,会产生在黑显示时外周部变白的被称为拔白的现象(也被称为“漏光”)或产生色斑。因此,要求抑制这种拔白或色斑。
作为其对策之一,在JP-2007-138056-A中公开有通过使含芳香环单体与丙烯酸烷基酯共聚、将得到的树脂的重均分子量Mw相对于数均分子量Mn之比Mw/Mn所表示的分子量分布扩展为10~50、从而抑制漏光的技术。通过使用这种粘合剂层,虽然漏光减少,但是不一定可以说充分,另外,分子量分布广,由此,在高温条件下产生起泡。
另一方面,液晶面板在置于高温或高温高湿条件下或重复加热和冷却时,有时随着偏振片的尺寸变化在粘合剂层中产生起泡、或偏振片和粘合剂层之间或粘合剂层和液晶单元之间产生浮起或剥落等。因此,也要求不产生这种不良、耐久性优异。另外,在将带粘合剂的偏振片贴合于液晶显示用玻璃单元而做成液晶面板时,存在任何不良时,一旦剥下该偏振片后会再次重新贴合新的膜,也要求在该剥离时粘合剂层随着偏振片而剥下,在玻璃单元上不残留粘合剂、不产生模糊等的所谓的再加工性优异。
另外,在JP-2010-66756-A中公开有使以丙烯酸2-甲氧基乙酯为代表例的(甲基)丙烯酸烷氧基烷基酯与以丙烯酸丁酯为代表例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共聚而成丙烯酸树脂,将所得的丙烯酸树脂与离子性化合物、特别是在室温下为固体的离子性化合物组合而做成粘合剂层、将其设置于光学膜,由此,对该粘合剂层赋予抗静电性、特别是经时稳定性优异的抗静电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液晶面板,所述液晶面板在液晶显示用玻璃单元的两面分别经由粘合剂层贴合有一对偏振片,即使进行大型化,也可以抑制拔白。
本发明人等为了解决所述的课题,进行了潜心研究,结果发现,在显示画面为长方形的液晶显示用玻璃单元的两面,分别经由粘合剂层贴合第一偏振片及第二偏振片,在第一偏振片的吸收轴与所述玻璃单元的长边平行、第二偏振片的吸收轴与所述第一偏振片的吸收轴正交的用于大型液晶显示装置的液晶面板中,通过对所述粘合剂层施以改良,可以有效地抑制拔白,得到耐久性也优异的液晶面板,而且,该粘合剂层为偏振片的再加工性也优异的粘合剂层,直至完成了本发明。具体发现,由在丙烯酸树脂中配合有规定量的交联剂得到的物质构成该粘合剂层是有效的,所述丙烯酸树脂以(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为主要成分,含有来自具有极性官能团的不饱和单体的结构单元,同时含有规定量的来自分子内具有芳香环的不饱和单体的结构单元,分子量分布窄。
即,本发明涉及的液晶面板具备:作为长方形的液晶显示用玻璃单元、在该玻璃单元的一面经由第一粘合剂层并按照吸收轴与所述玻璃单元的长边平行的方式粘贴的第一偏振片、和在所述玻璃单元的另一面经由第二粘合剂层并按照吸收轴与所述第一偏振片的吸收轴正交的方式粘贴的第二偏振片,其中,所述第一粘合剂层及所述第二粘合剂层中的至少一层由含有以下所示的(A)丙烯酸树脂及(B)交联剂的粘合剂组合物形成,该粘合剂层具有60~99重量%的凝胶分率。
(A)通过使含有下述(A-1)、(A-2)以及(A-3)的单体混合物进行共聚而得到且重均分子量Mw在100万~200万的范围、由重均分子量Mw相对于数均分子量Mn之比的Mw/Mn表示的分子量分布在3~7的范围的丙烯酸树脂100重量份、以及
(B)交联剂0.01~5重量份。
所述(A-1):下式(I)表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80~96重量%,
(式中,R1表示氢原子或甲基,R2表示可以用碳数1~10的烷氧基取代的碳数1~14的烷基。);
所述(A-2):分子内具有1个烯性双键和至少1个芳香环的不饱和单体(以下有时称为“含芳香环单体”)3~15重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化学株式会社,未经住友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9879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客货站台遥控移动升降通过板装置
- 下一篇:车辆用强力等刚度冲压连接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