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毒蛇咬伤的植物性药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98276.4 | 申请日: | 201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339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05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志亮 |
主分类号: | A61K36/534 | 分类号: | A61K36/534;A61K36/896;A61K9/06;A61P17/02;A61P39/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 50211 | 代理人: | 郭云 |
地址: | 40520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毒蛇 咬伤 植物性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毒蛇咬伤的药物,尤其涉及一种治疗毒蛇咬伤的植物性药。
背景技术
根据资料介绍,全世界分布有两千多种蛇,其中大概有四百多种是有毒的。蛇毒的特点是成分复杂,不同的蛇种,甚至同一种蛇不同季节所分泌的毒液,其毒性成分仍存在一定差异,将蛇毒分离提纯,目前已知有神经毒素、心脏毒素、凝血毒素、出血毒素及酶类等主要成分。此外,还含有一些小分子肽、氨基酸、碳水化合物、脂类、核苷、生物胺类及金属离子;其中一些具有生物活性,或与生物活性有一定关系。
其中血液循环毒素如蝰蛇、腹蛇、竹叶青、五步蛇等。它造成被咬伤处迅速肿胀、发硬、流血不止,剧痛,皮肤呈紫黑色,常发生皮肤坏死,淋巴结肿大。经6-8小时可扩散到头部、颈部、四肢和腰背部。病犬战栗,体温升高,心动加快,呼吸困难,不能站立。鼻出血,尿血,抽搐。如果咬伤后4小时内未得到有效治疗则最后因心力衰竭或休克而死亡。
神经毒素包括金环蛇、银环蛇等蛇分泌的毒素。咬伤后,局部症状不明显,流血少,红肿热病轻微。但是伤后数小时内出现急剧的全身症状,病人兴奋不安,痛苦呻吟,全身肌肉颤抖,吐白沫,吞咽困难,呼吸困难,最后卧地不起,全身抽搐,呼吸肌麻痹而死亡。
目前治疗毒蛇咬伤主要是靠注射抗蛇毒血清,必要时注射肾上腺素,但是毒蛇一般喜欢待在草木茂密、潮湿的山林里,在一些偏远的山区和农村更多,这些地方的人往往要走很远才能有一个卫生站,即便有了卫生站,也未必会有合适的血清,无法挽救伤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提供能有效抑制和中和蛇毒、适应多种毒蛇咬伤、且原料易得的治疗毒蛇咬伤的植物性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治疗毒蛇咬伤的植物性药,包括内服药和外敷药,
其中内服药的制备工艺为:
(1)取如下重量分数比的组分构成:龙胆草8-12份、白菊花8-12份、七叶一枝花1-3份、半边莲18-22份、薄荷18-22份;
(2)将上述配比的原料加水,熬成汤药;
外敷药的制备工艺为:
(1)取以下重量分数比的原料:刚摘下来的苦瓜叶18-20份、刚摘下来的丝瓜叶18-20份、车前草18-20份、半夏1-2份、天南星1-2份;
(2)将上述配比的原料捣碎,加入白酒调匀直至呈现粘糊状,得到粘稠的外敷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内服药为汤剂。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将龙胆草50g、白菊花50g、七叶一枝花10g、半边莲100g、薄荷100g加入药罐中,再加入水1.5-2kg,煎熬至还剩下水200-300g。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内服药一日2次,外敷药一日更换1-3次。
本发明中各种草药及植物的特征和药理药性如下:
龙胆草:为龙胆科植物龙胆、条叶龙胆、三花龙胆和滇龙胆、的根和根茎。具有清热、泻肝、定惊之功效。《本草纲目》记载:“性味苦,涩,大寒,无毒。主治骨间寒热、惊病邪气,继绝伤,定五脏,杀虫毒。”。
白菊花:白菊具有养肝明目、清心、补肾、健脾和胃、润喉、生津,以及调整血脂等功效。
七叶一枝花:功能:败毒抗癌、消肿止痛、清热定惊、镇咳平喘; 主治:治痈肿肺痨久咳、跌打损伤、蛇虫咬伤、淋巴结核、骨髓炎等症。
半边莲: 功能:清热解毒;利水消肿。 主治:毒蛇咬伤;痈肿疔疮;扁桃体炎;湿疹;足癣;跌打损伤;湿热黄疸;阑尾炎;肠炎;肾炎;肝硬化腹水及多种癌症。
薄荷:能疏风,散热,辟秽,解毒。
苦瓜叶:清热解毒。主疮痈肿毒;梅毒;痢疾
丝瓜叶:清热解毒,治痈疽,疔肿,疮癣,蛇咬,汤火伤。
车前草:用于小便不通,淋浊,带下,尿血,黄疸,水肿,热痢泄泻,鼻衄,目赤肿痛,喉痛,咳嗽,皮肤溃疡。
半夏:主入脾胃兼入肺,能行水湿,降逆气,而善祛脾胃湿痰。
天南星:燥湿化痰,祛风止痉,散结消肿。用于顽痰咳嗽,风痰眩晕,中风痰壅,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癫痫,惊风,破伤风。生用外治痈肿,蛇虫咬伤。
本发明选用上述中草药和植物全方使用,充分利用了这些草药的药性,有效中和毒蛇毒素,同时止痛、止肿;对多种蛇毒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本发明药物的使用方法为:毒蛇咬伤的部位一般是在人的手指或者是脚部,如果咬伤手部,就在八邪处消毒后,放出毒血;如果咬伤脚部,即在八风穴处消毒后放出毒血,然后将本发明的外敷药敷于伤口处,根据天气情况,待外敷药干后就换,一日约换1-3次;内服药一日两次。临床治疗结果如下:
1.临床资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志亮,未经刘志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982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