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麦、玉米轮作周年简化施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96891.1 | 申请日: | 201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178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发明(设计)人: | 谭德水;江丽华;刘兆辉;张骞;卢绪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C21/00 | 分类号: | A01C21/00;A01G1/00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 代理人: | 于冠军 |
地址: | 250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麦 玉米 轮作 周年 简化 施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麦、玉米轮作周年简化施肥方法,属于长效缓释肥及应用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华北地区是我国粮食的主产区,特别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轮作制这种典型的种植制度为华北黄淮海地区的主要粮食种植方式,无论是种植面积还是单产水平,这种轮作制下生产出来的粮食产品极大程度保证了我国的粮食安全。该地区冬小麦一般在10月初播种,6月上旬或中旬收获,夏玉米紧接着在6月中旬播种,与9月底或10月初收获,两种作物的生育期正好跨过了一个轮作周年,肥料养分在粮食产量提高的过程中占有50%以上的贡献,因而冬小麦和夏玉米这一轮作周期的施肥分配就显得尤为重要。冬小麦生育期较长,夏玉米生育期不及冬小麦的一半,两种作物对养分的总需求量及不同阶段的需肥特点大不相同,尤其在目前大部分地区小麦和玉米秸秆全部还田的情况下对养分的投入应有新的认识。
目前农业生产中农民在冬小麦和夏玉米的常规施肥方法是:
①冬小麦播种前施入全部的的磷钾肥和氮肥总量的一半,来年春天返青至拔节期撒施或开沟施用剩余一半的氮肥,部分劳力充足农户会在5月初灌浆前后再补充施用一些速效氮肥;
②在玉米上,农民会随播种或者在出苗后施入30%的氮肥和全部的磷钾肥,在喇叭口期追施剩余70%的氮肥,部分劳动力充足农户会在灌浆期补充施用速效氮肥。
一个周年下来,农民进入田块中施肥的次数最少是4次,而多者达6次,虽然施肥时期较吻合作物的养分需求规律,但极大的浪费劳动力,同时由于速效肥料养分的释放速度较快,不能满足作物吸收养分的需要,个别阶段亦会造成脱肥的现象。近年来,由于农村劳动力特别是青壮年劳动者大部分向城市转移,劳力的限制使小麦玉米施肥次数有减少的趋势,且因考虑经济因素多数人不会考虑使用价格相对较高的控释肥,这就更不能满足作物的养分需求,另外作物生长后期植株个体较大,不适宜机械化作业,农民往往人工进地撒施速效氮肥结合浇水的方式进行后一时期的追肥,这种方式加大了氮素向下淋溶的风险,从而影响地下水水质,又会浪费肥料,降低氮素利用率,有的农户因操作困难就索性不进行这一次关键的追肥,从而进入了生产上的误区。
因此,轮作周期中简化施肥次数和施肥工序能满足现实生产中农民操作的实际需求,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和发展趋势,这就对肥料本身有了更高的要求:肥料本身既要满足养分的缓慢释放和分阶段供应,又要统筹考虑轮作作物养分需求的适宜比例,特别是在目前的玉米秸秆大面积还田的情况下尤为重要。控释肥的应用现在越来越普遍,但其相对较高的价格让农民望而却步,且以往的肥料产品和技术不能满足作物整个生育期的需求。例如中国专利CN1609075“冬小麦用缓/控释肥料生产方法”在小麦相对较长的生育期极易造成后期脱肥的现象且价格相对较高;中国专利CN101492319“小麦专用肥及其应用”虽然其专用肥的配方吻合小麦的养分需求,但施肥需要进入田间三次,劳动力投入较多;中国专利CN 101209935“一种玉米专用肥及其应用”则只针对了春玉米施肥的现状,对黄淮海大面积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粮区的施肥运筹则没有涉及。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小麦和玉米轮作周年简化施肥方法,不但可以统筹考虑作物周年的养分需求,不会对作物造成减产,亦能极大程度简化施肥次数,达到解放劳动力的现实目的。
一种小麦、玉米轮作周年简化施肥方法,步骤如下:
1)在小麦播种前1-2天或随播种一次性施用小麦缓释肥,施肥量为:50-55kg/亩;该次施肥提供的肥料养分为N 9-11kg/亩,P2O5 7-9kg/亩,K2O 4-6kg/亩,提供的养分能保证小麦出苗至来年春季返青之前的养分需求。所述的小麦缓释肥,重量份组成如下:
氮肥18-22份,磷肥14-18份,钾肥8-12份,NAM添加剂0.5-1份,硫酸锌1-2份。
2)在小麦返青至拔节期间施用氮肥和钾肥,氮肥(尿素)的施用量为17-22kg/亩,钾肥(氯化钾)的施用量为3.5-7kg/亩;该次施肥提供的肥料养分为N 8-10kg/亩,K2O 2-4kg/亩,既可以补充小麦生长后期的氮、钾供应不足,又可以为玉米的播种和出苗提供基本的营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未经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968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