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背光单元和具有该背光单元的液晶显示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88061.4 | 申请日: | 2010-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226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发明(设计)人: | 崔桑准;权宁敏;朴相鍊;柳在勇;孙惺植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8/00;F21V5/00;F21V7/00;F21V17/00;F21V19/00;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吕俊刚;王凯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光 单元 具有 液晶显示 设备 | ||
1.一种背光单元,该背光单元包括:
下壳,其具有开放的上表面;
至少一个光源单元,其被设置在所述下壳的内侧表面上;以及
模块化光学单元,其被设置成平行于所述光源单元,并且被构造成包括容纳在反射片内的导光板和光学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光学单元的所述反射片包括:
底表面,其被构造成支撑所述导光板;
第一侧表面和第二侧表面,其被构造成覆盖所述导光板的相对侧表面和所述光学片的相对上表面边缘;以及
第三侧表面和第四侧表面,其被构造成覆盖所述导光板的另一对相对侧表面和光学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光源单元包括在金属印刷电路板上以固定间隔布置的多个发光二极管。
4.根据权利要求2和3中的一项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第一侧表面被构造成与所述光源单元相对并且包括多个透光孔,所述多个透光孔形成在对应于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的区域中。
5.一种液晶显示设备,该液晶显示设备包括:
液晶显示面板;
上壳,其被设置在所述液晶显示面板上,并且被构造成包围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边缘;
第一引导构件和第二引导构件,其被设置在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侧表面相邻的两个相对角部中的每一个角部处,所述第一引导构件和第二引导构件与所述上壳组合,并且被构造用于支撑所述液晶显示面板;
光学单元,其被设置在所述液晶显示面板下方;
光源单元,其被设置在所述光学单元的侧表面上;
下壳,其被构造成包围所述光学单元和所述光源单元;以及
第三引导构件和第四引导构件,其被设置在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另一对相对侧表面相邻的两个相对角部中的每一个角部处,所述第三引导构件和第四引导构件与所述上壳组合,并且被构造用于支撑所述光学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晶显示设备,其中所述光学单元包括反射片,该反射片被构造成容纳导光板和光学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显示设备,其中所述光学单元的所述反射片包括:
底表面,其被构造用于支撑所述导光板;
第一侧表面和第二侧表面,其被构造成覆盖所述导光板的相对侧表面和所述光学片的相对上表面边缘;以及
第三侧表面和第四侧表面,其被构造成覆盖所述导光板的另一对相对侧表面和光学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晶显示设备,其中所述光源单元包括在金属印刷电路板上以固定间隔布置的多个发光二极管。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晶显示设备,其中所述第一侧表面被构造成与所述光源单元相对并且包括多个透光孔,所述多个透光孔形成在对应于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的区域中。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显示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引导构件和所述第二引导构件被形成为适于支撑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下角部的单台阶结构。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显示设备,其中所述第三引导构件和所述第四引导构件被形成为适于支撑所述光学单元的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另一对相对侧角部相对应的下角部的单台阶结构。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显示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引导构件和所述第二引导构件与所述第三引导构件和所述第四引导构件对称地布置。
13.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显示设备,其中通过包括螺钉的固定构件,将所述第一至第四引导构件紧固于所述上壳。
14.一种液晶显示设备,该液晶显示设备包括:
液晶显示面板;
第一上壳和第二上壳,其被设置在所述液晶显示面板上,并且被构造成包围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两个相对边缘部分;
第一引导构件和第二引导构件,其被构造成支撑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两个相对边缘部分并且与相应的第一上壳和第二上壳组合;
背光单元,其被设置在所述液晶显示面板下方;以及
下壳,其被构造为容纳所述背光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金显示有限公司,未经乐金显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8806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