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冷却循环水电化学水质稳定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87297.6 | 申请日: | 2010-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736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16 |
发明(设计)人: | 肖丙雁;施杰;陈春梅;王万俊;黄雅芸;陆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钢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46 | 分类号: | C02F1/46 |
代理公司: | 上海明成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2 | 代理人: | 常明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却 循环 水电 化学 水质 稳定 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化学处理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冷却循环水电化学水质稳定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在工矿等生产性企业中,85%的水量是用于设备的间接或直接冷却,为实现用水节约,并能达到最终冷却的目的,目前设备的冷却水系统已由最初的直流冷却,做到了循环处理冷却;实现冷却水的循环利用,可大大提高水的使用效率。冷却循环水系统一般由冷却塔、冷却循环供水泵和加药装置等组成,系统的典型组如图1所示。
在使用过程中,为减少因循环水中盐类等的浓缩对设备造成的不利影响,而向冷却循环水系统中投加药剂,以使逐渐累积的离子呈分散状态,然而种类繁多的药剂则使冷却循环水水质日趋复杂。在当前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下,对冷却循环水系统的节水要求日益严格,而传统的化学药剂法很难达到这样的目的。
传统的化学药剂法处理循环水存在下列弊端:
1、浓缩倍数不可能无限提高。高浓缩倍数会引起设备腐蚀、结垢。冷却循环水系统将设备产生的热量通过水与大气的热交换而散发,所以必须向系统补充一定水量的蒸发损耗量,系统中的盐类不随水的蒸发而损耗,因此系统中的盐类浓度将呈逐步累积而上升,为减少盐类对设备的影响,冷却循环水系统不得不根据设备对盐类浓度的要求,将系统中的水强制排放或通过投加化学药剂维持系统一定的浓缩倍数达到缓蚀、阻垢、杀菌、灭藻的目的。
2、操作运行水平过高。化学药剂在不同水质下的发挥作用不同,甚至当水质发生变化时,会起到相反的作用。运行时需要及时根据循环水性质调整加药浓度,过高或过低的加药浓度都会影响设备。
3、环保排放问题。目前冷却循环水系统所投加的药剂多以磷系为主,为使药剂更加稳定地进行复合配方,因此含有磷等对水体环境产生富营养化的危害成份;而任何杀菌灭藻剂均存在一定的生物毒害性。在国家标准《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50050-95中规定“经过投加阻垢剂、缓蚀剂和杀菌灭藻剂处理后的循环冷却水不应作直流水使用”,即冷却循环水系统强制排水必需经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
有鉴于此,寻求一种冷却循环水电化学水质稳定处理系统成为该领域技术人员的追求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冷却循环水电化学水质稳定处理系统,它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实现水资源的节约,节约了药剂和药剂投加的运行成本,解决了环保排放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冷却循环水电化学水质稳定处理系统,包括冷却塔(1)和冷水池(2),还包括多功能电化学处理装置(3)和控制箱(9);
所述冷却塔(1)上部设有工业水管,冷却塔(1)下部通过管道连通冷水池(2)的上部;
所述冷水池(2)内设置多功能电化学处理装置(3),冷水池(2)的上部设有工业水补水管,冷水池(2)的下部连通至废水处理站;
所述多功能电化学处理装置为电子箱(31),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前面和后面均为百叶窗(311)结构,箱体的左面、右面和正中位置设有阴极板(312),在每两块阴极板(312)的中间设有阳极板(313),阳极板(313)与箱体绝缘,阳极板(313)与控制箱(9)输出正极相连,阴极板(312)与控制箱(9)输出负极相连。
所述冷却循环水电化学水质稳定处理系统还包括电动阀(4),设置在工业水补水管上。
所述冷却循环水电化学水质稳定处理系统还包括截止阀(8),设置在工业水管上。
所述冷却循环水电化学水质稳定处理系统还包括阀门组(5),设置在冷水池(2)与废水处理站之间的管道上。
所述冷却循环水电化学水质稳定处理系统还包括球阀(7),设置在阀门组(5)与废水处理站之间的管道上。
所述冷却循环水电化学水质稳定处理系统还包括带球阀(6)的旁通管,连接在阀门组(5)与球阀(7)之间。
所述电子箱(31)中的阴极板(312)为可抽取更换的阴极板。
所述电子箱(31)中的阳极板(313)为钛合金阳极板。
所述电子箱(1)中的阴极板(312)和阳极板(313)为平板状或网板状或孔板状。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冷却循环水电化学水质稳定处理系统具有以下优点:
1、实现水资源的节约。采用本系统只需补充系统的蒸发消耗水,不必考虑为维持浓缩倍数的强制排污水的补充量。以1000m3/h的循环水系统计算,年节约新水约17万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钢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宝钢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872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