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花卉营养液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86021.6 | 申请日: | 2010-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553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26 |
发明(设计)人: | 方德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市塘桥果艺园 |
主分类号: | C05G1/00 | 分类号: | C05G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61***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花卉 营养液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花卉营养液的制备方法,涉及了制备花卉营养液的专用器皿;溶液水的水温;溶液水介质;营养液的酸碱度的调整。
背景技术
花卉业在我国是一个正在迅速兴起的新型产业。花卉不仅可以用来欣赏,而且还能起到净化生活空间的作用。花卉在人际交往中已逐步成为传递友情、表达心愿的媒介,人们常把它作为幸福美好、吉祥和友谊的象征。随着经济的发展,对花卉的需求量正在迅猛增的阳光。因此,对花卉栽培技术的普及就更显重要。花卉的种植,关键在于土壤、肥水和充足的阳光。要使所种植的花卉叶色浓绿,花大色艳,果肥泽亮,树冠丰满,抗病杀虫,提供一种全面而均衡的肥料是基础。目前,由于人们对其花卉生长的认识不同,在配制花卉营养液的过程中,不能有效地发挥各元素间的作用,营养物质供给不合理而造成代谢不平衡,在配制过程中,还会扼制许多有益的细菌和微生物的培养,从而降低了肥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花卉营养液的制备方法,使配制出的营养液营养全面均衡协调,利于植物吸收之作用。使花卉叶色浓绿,花大色艳,果肥泽亮,树冠丰满,抗病杀虫。
本发明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花卉营养液的制备方法,其主要特征是:制备花卉营养液的专用器皿是使用玻璃、搪瓷、陶瓷器皿而不是比如铁器类的器皿;在配制溶液水时先用30℃~50℃的少量温水将各种无机盐类分别溶化,然后按照配方中所开列的物品顺序倒入装有相当于所定容量75%的水中,边倒边搅拌,最后将水加到足量;其溶液水介质对自来水、地表水或湖水进行处理,因为水中含有氯化物和硫化物,它们对植物均有害,还有一些重碳酸盐也会妨碍根系对铁的吸收。因此,在使用自来水、地表水或湖水配制营养液时,加入0.02%的乙二胺四乙酸钠或腐殖酸盐化合物来处理水中氯化物和硫化物;其营养液的酸碱度直接影响营养液中养分存在的状态、转化和有效性。如磷酸盐在碱性时易发生沉淀,影响利用;锰、铁等在碱性溶液中由于溶解度降低也会发生缺乏症。所以营养液中酸碱度(即pH值)的调整是不可忽略的,其调整方法为:pH值的测定可采用混合指示剂比色法,根据指示剂在不同pH值的营养液中显示不同颜色的特性,以确定营养液的pH值。营养液用井水或自来水配制。如果水源的pH值为中性或微碱性,则配制成的营养液pH值与水源相近,如果不符要进行调整。在调整pH值时,应先把强酸、强碱加水稀释(营养液偏碱时多用磷酸或硫酸来中和,偏酸时用氢氧化钠来中和),然后逐滴加入到营养液中,同时不断用pH试纸测定,至中性为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选用一组花卉营养液配方:该配方由:硝酸钾、硼酸、硝酸钙、硫酸锰、过磷酸钙、硫酸锌、硫酸镁、硫酸铜、硫酸铁、钼酸铵原组成:
将上述原料按下列重量配制:硝酸钾0.7克/升、硼酸0.0006克/升、硝酸钙0.7克/升、硫酸锰0.0006克/升、过磷酸钙0.8克/升、硫酸锌0.0006克/升、硫酸镁0.28克/升、硫酸铜0.0006克/升、硫酸铁0.12克/升、钼酸铵0.0006克/升;将各种元素混合在一起放入搪瓷器皿中,配制时,先将自来水、地表水或湖水加入0.02%的乙二胺四乙酸钠或腐殖酸盐化合物来处理水中氯化物和硫化物,加温至35℃的温水将各种无机盐类分别溶化,然后按照配方中所开列的物品顺序倒入装有相当于所定容量75%的水中,边倒边搅拌,加到足量,调整酸碱度,pH值的测定采用混合指示剂比色法,根据指示剂在不同pH值的营养液中显示不同颜色的特性,以确定营养液的pH值。营养液用井水或自来水配制。如果水源的pH值为中性或微碱性,则配制成的营养液pH值与水源相近,如果不符要进行调整。在调整pH值时,应先把强酸、强碱加水稀释(营养液偏碱时多用磷酸或硫酸来中和,偏酸时用氢氧化钠来中和),然后逐滴加入到营养液中,同时不断用pH试纸测定,至中性为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市塘桥果艺园,未经张家港市塘桥果艺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860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