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充电电池组的组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82682.1 | 申请日: | 2010-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767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16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良;郭玉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豪鹏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4 | 分类号: | H01M10/04;H01M2/2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何平 |
地址: | 518111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 电池组 组装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充电电池组的组装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石油存量越来越少,人类对电动摩托车、电动车的渴望与日俱增,而扮演电动摩托车、电动车动力来源的电池也越来越受重视。这些电池都以充电电池(二次电池)为主,且偏向于使用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锂离子聚合物电池等高性能电池。但是由于可充电电池一般在应用上都需要多颗电池串联、并联使用。传统的方式都是先将电池先串联或者并联好,组成电池组,再设计电路或者电源管理系统以控制电池组的充电和放电。这种方式电池组结构复杂、成本较高,且无法得到电池组的最佳性能。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简洁,降低成本及提升电池性能的可充电电池组的组装装置。
其方案如下:一种可充电电池组的组装装置,包括:电路板,以及整合在所述电路板上的相互绝缘的至少一并联回路和至少一串联回路。
优选的,所述并联回路包括在所述电路板上依次设置的复数并联负极接点、至少一并联负极输入、连接所述复数并联负极接点和并联负极输入的第一线路、覆盖所述第一线路的第一绝缘层、与所述复数并联负极接点交错设置的复数并联正极接点、至少一并联正极输入、连接所述复数并联正极接点与所述并联正极输入的第二线路、覆盖所述第二线路的第二绝缘层;
所述串联回路,包括在所述第二绝缘层上,交替设置在所述复数并联正极接点和复数并联负极接点之间的复数串联正极接点和与该复数串联正极接点相对设置且连接的复数串联负极接点、至少一串联正极输出以及至少一串联负极输出。
优选的,所述并联正极接点与所述串联正极接点排列成复数第一组,并联负极接点与串联负极接点排列成复数第二组,各第一组及第二组以线性方式交错排列。
优选的,所述复数第一组中并联、串联正极接点之间距与复数第二组中并联、串联负极接点之间距相同;所述复数第一组中串联正极接点与并联正极接点呈上、下排列;所述复数第二组中串联负极接点与并联负极接点呈上、下排列。
优选的,还连接有充电电池,所述各第一组与充电电池所设电池正极电连接,所述各第二组与充电电池所设电池负极电连接。所述并联回路和所述串联回路为两组,整合在所述电路板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各第一组串联正极接点与相邻第二组串联负极接点之间距等于充电电池的电池正极与电池负极之间距;且各所述第一组并联正极接点与相邻第二组并联负极接点之间距等于充电电池的电池正极与电池负极之间距。
优选的,还连接有至少一充电模块,所述充电模块设有充电正极和充电负极,该充电正极与所述并联正极输入电连接,该充电负极与所述并联负极输入电连接,所述电池正极与所述并联正极接点电连接,所述电池负极与所述并联负极接点电连接,使所述充电模块对该充电电池进行并联充电。
优选的,还连接有一用电模块,该用电模块设有用电正极和用电负极,所述串联正极输出与所述用电正极电连接,所述串联负极输出与所述用电负极电连接,所述电池正极与串联正极接点电连接,所述电池负极与串联负极接点电连接,使该充电电池对所述用电模块进行串联放电。
优选的,所述电路板两侧各设有一个相互独立的并联回路,该电路板还对应设有两串联回路。
优选的,还包括一组装盒体,所述电路板和充电电池收容于所述组装盒体中,该组装盒体设有至少一切换开关,该切换开关用以使该电路板或者充电电池位移。
本发明的可充电电池组的组装装置,将原来需先串、并联回路通过电路板整合到一起,这样即可避免先将电池串联和并联带来的使用不便。在需要充电时,只需充电电池正负极引出,按设计顺利排列好,使充电电池与并联回路或者串联回路相连,实现充放电功能。从可使充电电池的应用简化如干电池应用一般,降低了充电电池使用成本,并且提高了充电电池的性能。而且,若充电电池在使用中出现失效等故障,不必舍弃整个电池组,只需更换故障电池即可,使充电电池在应用时更加灵活、组装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可充电电池组的组装装置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A)-(D)为本发明可充电电池组的组装装置制作过程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可充电电池组的组装装置进行并联充电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可充电电池组的组装装置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可充电电池组的组装装置进行串联放电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可充电电池组的组装装置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可充电电池组的组装装置第三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豪鹏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豪鹏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826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