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植入式有源电子装置及电刺激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81303.7 | 申请日: | 2010-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976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04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鼎迈医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N1/375 | 分类号: | A61N1/375;A61N1/3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植入 有源 电子 装置 刺激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入式电刺激系统,尤其是一种结构紧凑的植入式有源电子装置及包括该有源电子装置的电刺激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植入式有源电子装置植入人体内作为治疗或预防疾病的一种手段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有源电子装置可以是植入式电刺激系统的可产生刺激脉冲的脉冲发生器、植入式传感器或植入式执行器。通常要求该植入式有源电子装置的尺寸越小越好,便于植入且不影响美观。
植入式电刺激系统通常包括植入式神经电刺激系统、植入式心脏起搏系统及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系统。植入式神经电刺激在神经功能失调治疗和神经损伤康复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植入式神经电刺激系统通过在人体内诸如运动神经、感觉神经的特定神经处植入电极,来释放高频电刺激,以对特定神经进行刺激,从而使人体机能恢复到正常运作的状态。
目前,植入式神经电刺激系统主要包括用于治疗以帕金森病等典型运动障碍型疾病的植入式脑深部电刺激(DBS,俗称脑起搏器),植入式脑皮层电刺激(CNS),植入式脊髓电刺激系统(SCS),植入式骶神经电刺激系统(SNS),植入式迷走神经电刺激系统(VNS)等等。
植入式心脏起搏系统通过起搏电极导线传输到心房或心室肌,使局部的心肌细胞受到刺激而兴奋,兴奋通过细胞间的传导扩散传布,导致整个心房和/或心室恢复正常的收缩。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系统用较强的脉冲电流通过心脏来消除心律失常,使之恢复窦性心律。
已知的植入式电刺激系统通常主要包括脉冲发生器、电极以及体外控制装置。其中,脉冲发生器与电极电连接,从而将脉冲发生器所产生的脉冲传输到电极,以对神经靶点或心脏进行电刺激。
如附图4所示,目前市场上的植入式有源电子装置外壳内部设置的电池和电路板通常为并排设置,即电路板与除电池的外侧面以外的具有较大面积两个平行表面(前表面和后表面)相平行设置,因此占用了有源电子装置内部较为局限的空间,使得植入脉冲发生器的尺寸较大,对于植入病人尤其女病人来说植入到皮下组织内显得不美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紧凑的内部结构的植入式有源电子装置及电刺激系统。
根据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植入式有源电子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部设置有电池和与所述电池相电连接的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与所述电池的一外侧表平面平行设置或电路板与电池一外侧表平面之间的夹角不超过15度。
优选地,所述电路板平行固定设置在电池的上侧表平面的上方。本说明书中所述的上下方向与附图1中的上下方向相对应,前后方向与附图1中的前后方向相对应。
优选地,所述电路板的宽度不超过电池厚度的1.2倍。
优选地,所述电路板的尺寸小于或等于电池的上侧表平面的尺寸,便于装配。
优选地,该有源电子装置为植入式脉冲发生器。
优选地,该有源电子装置为植入式传感器系统或植入式执行器系统。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植入式神经电刺激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植入式脉冲发生器。
优选地,所述植入式神经电刺激系统为植入式脑深部电刺激系统、植入式脑皮层电刺激系统、植入式脊髓电刺激系统、植入式骶神经电刺激系统或植入式迷走神经电刺激系统中的一种。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植入式心脏起搏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植入式脉冲发生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植入式脉冲发生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将有源电子装置外壳内部的电路板平行设置在电池的一外侧表平面上,从而充分地了利用了电池的厚度,极大地节省了植入式有源电子装置外壳内部有限的空间,极大地缩小了植入式有源电子装置的尺寸。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植入式有源电子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的植入式脉冲发生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发明的植入式电刺激系统的原理结构图;
附图4为现有技术中的脉冲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脉冲发生器;101、外壳;102、连接头;103、电池;1031、前表面;1032、后表面;1033、外侧圆弧表面;1034、外侧表平面;104、电路板;2、电极;3、体外控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鼎迈医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鼎迈医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813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渔线轮别线保护垫片
- 下一篇:一种治疗烧烫伤的中草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