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猪柠檬酸脱氢酶基因IDH3β启动子的分离克隆和鉴定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278620.3 | 申请日: | 2010-09-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745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16 |
| 发明(设计)人: | 任竹青;熊远著;蒋思文;邓昌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农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2N15/113 | 分类号: | C12N15/113;C12N15/10;C12Q1/68 |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王敏锋 |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柠檬酸 脱氢酶 基因 idh3 启动子 分离 克隆 鉴定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猪的育种和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猪柠檬酸脱氢酶基因IDH3β启动子的分离、克隆和鉴定。
背景技术
中国是世界第一养猪和猪肉消费大国。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资料,2007年中国生猪存栏4.464亿头、出栏6.208亿头、猪肉总产量为0.472亿吨,分别占全世界47.43%、47.28%和45.75%,均居世界首位。目前我国规模化猪场饲养的猪种大多为外来瘦肉型品种,如杜洛克猪、大白猪、长白猪等,这些品种生长速度快,饲料报酬和瘦肉率高,满足了市场对瘦肉的迫切需求;但同时在追求高瘦肉率的情况下也导致了猪肉品质的下降。肌内脂肪(intramuscular fat,IMF)含量被认为是目前最重要的肌肉品质性状指标。国内外对猪肌内脂肪进行的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沉积在肌肉内的脂肪含量与肉的嫩度和风味有直接关系,2-3%的IMF含量可产生理想的口感,但目前对瘦肉率的选择已使上述商品猪肉中平均IMF含量下降到1-1.5%,低于最佳范围;同时PSE(pale,soft,exudative)和DFD(dry,firm,dark)猪肉的出现也使一些名牌瘦肉型猪声誉大减。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猪肉的消费由量转为了质,猪肉风味品质也越来越成为消费者追求的主要目标,再加上我国传统的饮食文化、烹饪习惯,对于猪肉品质有着更高的要求,风味品质优良、瘦肉率适度的优质猪肉必将成为消费者的首要选择,市场对优质猪肉的需求将会进一步扩大。
目前,常规育种技术在实现猪杂种优势利用、性能测定、遗传评估及优良品种培育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不仅培育了目前现有的许多商业猪种,而且这些品种的遗传改良也获得了成功。但由于对复杂性状(如品质性状等)分析较难、选择效率较低、育种周期较长,已不能满足当前养殖业对优良品种的需求,培育突破性品种的难度越来越大,在品种改良上所获得的遗传增益日趋平缓,尤其在聚合高产、优质、抗逆等多个优良性状的品种选育方面进展不大。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克服了常规育种方法周期长、预见性差、选择效率低的局限性,能够打破物种界限,克服生殖隔离困难,实现优良基因重组和聚合,定向选育优质、高抗动物新品种。例如:2006年4月,美国密苏里-哥伦比亚大学的赖良学等获得了转线虫fat-1基因(ω-3去饱和酶基因)的体细胞克隆猪。其体内表达的转基因可以将猪体内的ω-6系饱和脂肪酸转化为ω-3系不饱和脂肪酸,提高了ω-3系脂肪酸含量,降低了ω-6/ω-3的比例,大大提升了猪肉的营养价值。这充分说明了转基因育种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有机结合将成为取得猪育种水平新突破的重要途径。
我国是世界上猪种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拥有48个地方品种,位居世界第一,约占世界猪种资源总量的1/3。我国的地方猪种不仅种类繁多,而且种质特性各异。经过长期驯养和选育,地方猪种大都具备肉质优良、繁殖力高、抗逆性强、耐粗饲等特点,但地方品种瘦肉率低、生长速度慢、饲料转化率低的缺点,限制了其规模化饲养。如何采用现代的动物分子与细胞育种技术,把地方猪种和外来品种两类优异基因资源聚合在一起,并缩短品种培育的进程,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而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利用转基因技术生产转基因猪新品种(系),尽快使我国优质转基因猪研究整体水平与国际同步,大幅度提高我国畜牧科技的自主创新和国际竞争能力,为我国猪种改良、优异种质资源高效利用和种质资源创新提供技术支撑,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农业大学,未经华中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7862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