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膳食纤维含量的粳稻选育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71555.1 | 申请日: | 2010-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792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1 |
发明(设计)人: | 朴钟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H1/06 | 分类号: | A01H1/06;A01H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贸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128 | 代理人: | 李浩东 |
地址: | 201106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膳食 纤维 含量 粳稻 选育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粳稻选育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高膳食纤维含量的粳稻新品系“瘦瘦稻”的选育方法。
背景技术:
膳食纤维是那些“不能被人体消化道分泌的消化酶所消化的多糖和木质素”统称为膳食纤维,并被广泛接受。膳食纤维又可称为“食用纤维”或“食物纤维”。膳食纤维在人体内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膳食纤维进入消化道内,在胃中吸水膨胀,增加胃的蠕动,延缓胃中内容物进入小肠,从而降低了小肠对营养素的吸收速度,使人长时间感到饱满感,防止暴食以减少摄取热量。同时,通过膳食纤维在胃肠内吸附脂肪、糖等,减缓此类物质吸入体内的速度并促进排泄,从而减少脂肪在体内的积累,有助于防止和治疗肥胖症与便秘。另外,膳食纤维可促进肠道的运动,帮助吸附人体中过剩的脂肪和有害重金属并将其排出体外,对糖尿病和肥胖症患者减少进食有利。另外,膳食纤维对肠内容物的水合作用、脂质的乳化作用、消化酶的消化作用都产生一定的影响,使食物块的消化以至于营养素的吸收都受到一定的阻碍;能阻碍中性脂肪和胆固醇的吸收,对饮食性高血脂有预防作用;能延缓葡萄糖的吸收,可抑制血糖的上升,改善耐糖量。我国居民营养结构中膳食纤维摄取量的严重不足是引起“城市病”蔓延的重要要素之一,因此,在我国60%以上人口以之为主食的稻米中提高膳食纤维的含量,可以调整不平衡的营养结构,从而缓解“文明病”的进一步蔓延,对保障人们的身心健具有重要意义。关于膳食纤维的育种学和遗传学研究国外很少有报道,国内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粳稻选育方法,它可克服现有技术中粳稻内膳食纤维含量低于3.5%,不利于人体健康的一些不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膳食纤维含量的粳稻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选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选用粳稻品种“一品稻”受精10小时的幼穗,在化学诱变剂中完全浸泡40-70分钟,水洗11-15小时后,即继续栽培生长至成熟,混合收获,获得当年突变种子A;b、次年,将突变种子A混合播种,成熟后单株收获,在室内与母体亲本“一品稻”比较籽粒特性,筛选了特性与对照母体亲本有明显差异的突变单株B;c、对突变单株B进行培育后获得的多年加代特性稳定的株系进行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糊化温度和黏度特性测定,从中选定蛋白质含量高、直链淀粉含量高、糊化温度低和黏度特性中最高黏度的突变品系C;d、利用突变株系C与嘉兴农科院培育的高产、优质水稻品系“秀水110”进行有性杂交,经杂种第一世代进行花粉培养获得再生植株,淘汰单倍体,选择纯合双倍体植株;e、从纯合双倍体植株中筛选了垩白率80%以上、直链淀粉含量28%的株系,最终通过膳食纤维含量检测,选育了膳食纤维含量为8.3%的高膳食纤维含量的粳稻品系。
实施中本发明通过现代遗传改良育种和检测技术提高粳稻籽粒胚乳中抗性淀粉含量,用来日常食物中提高抗性淀粉摄入量。该发明同其他稻米相比,明显提高抗性淀粉含量,可利用于糖尿病人和肥胖人的食物和低能量保健功能食品原料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用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发明所述的选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选用粳稻品种“一品稻”受精10小时的幼穗,在化学诱变剂中完全浸泡40-70分钟,水洗11-15小时后,即继续栽培生长至成熟,混合收获,获得当年突变种子A;b、次年,将突变种子A混合播种,成熟后单株收获,在室内与母体亲本“一品稻”比较籽粒特性,筛选了特性与对照母体亲本有明显差异的突变单株B;c、对突变单株B进行培育后获得的多年加代特性稳定的株系进行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糊化温度和黏度特性测定,从中选定蛋白质含量高、直链淀粉含量高、糊化温度低和黏度特性中最高黏度的突变品系C;d、利用突变株系C与嘉兴农科院培育的高产、优质水稻品系“秀水110”进行有性杂交,经杂种第一世代进行花粉培养获得再生植株,淘汰单倍体,选择纯合双倍体植株;e、从纯合双倍体植株中筛选了垩白率80%以上、直链淀粉含量28%的株系,最终通过膳食纤维含量检测,选育了膳食纤维含量为8.3%的高膳食纤维含量的粳稻品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未经上海市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715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