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71336.3 | 申请日: | 2010-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852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1 |
发明(设计)人: | 饶宪堂;庄孟哲;龚志伟;张家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2F1/167 | 分类号: | G02F1/167;G02B26/02;G02B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陈小雯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装置,且特别是涉及一种彩色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平面显示器的发展中,更轻、更薄及可挠曲的特性一直是未来显示器主要追求的目标。这种类型的软性显示器包括有电子纸与电子书,其所使用的显示技术包括液晶显示技术、电泳显示技术与电致变色显色技术等。
采用电泳显示技术的显示器包括主动元件阵列基板及贴附于主动元件阵列基板上的电泳显示薄膜。电泳显示薄膜中具有一显示基质以及分布于显示基质中的多个显示粒子。显示基质例如是一种显示溶液,而显示粒子则是带有正电或负电极性的粒子。
使用者一般是位在靠近电泳显示薄膜而远离主动元件阵列基板的一侧观看,也就是说主动元件阵列基板所在的一侧为非显示侧,而电泳显示薄膜所在一侧为显示侧。电泳显示器的显示方式是通过主动元件阵列基板上的主动元件输入不同电压的信号给像素电极,让电泳显示薄膜内的电场产生变化,以使这些显示粒子移动。这些显示粒子可以将外界的光线反射。所以,当这些显示粒子朝向显示侧移动则显示出显示粒子的颜色,显示粒子若远离显示侧移动则显示出显示基质的颜色。
具体而言,此类电泳显示薄膜仅可显示出显示粒子的颜色或是显示基质的颜色。若要达成多彩化的显示效果,则须在一个显示器中封装有不同颜色的显示基质与不同颜色的显示粒子。不过,制作电泳显示器时,不同颜色的显示基质与显示粒子需要使用较复杂的方式封装,故电泳显示器要达成多彩化的显示效果实为不易。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一显示单元以及一彩色滤光结构。显示单元具有一显示面,且显示面包括多个像素区。彩色滤光结构配置于显示单元的外表面并位于显示面上,且彩色滤光结构包括至少一第一彩色滤光图案以及至少一第二彩色滤光图案,其中第一彩色滤光图案与第二彩色滤光图案分别配置于其中一个像素区上。
为让本发明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2至图4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上视图中,彩色滤光结构的三种配置方式,其中显示装置仅三个像素区被绘示出来;
图5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上视图中,彩色滤光结构的又一种配置方式,其中显示装置仅九个像素区被绘示出来;
图6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200、300、400、500、600、700:显示装置
110、610、710:显示单元
110A、610A、710A:显示面
120、220、620、720:彩色滤光结构
122、222、322、422、522、622、722:第一彩色滤光图案
124、224、324、424、524、624、724:第二彩色滤光图案
126、226、326、426、526、626、726:第三彩色滤光图案
A:像素区
A1、A2、A3:面积
E:方框
P、P1、P2、P3:显示像素
S1:第一彩色滤光条
S2:第二彩色滤光条
S3:第三彩色滤光条
t1、t2、t3:厚度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绘示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剖面示意图。请参照图1,显示装置100包括一显示单元110以及一彩色滤光结构120。显示单元110具有一显示面110A,且显示面110A包括多个像素区A。彩色滤光结构120位于显示面110A上并置于显示单元110的外侧,且彩色滤光结构120包括至少一第一彩色滤光图案122、至少一第二彩色滤光图案124及/或至少一第三彩色滤光图案126。第一彩色滤光图案122、第二彩色滤光图案124及/或第三彩色滤光图案126分别配置于其中一个像素区A上。换言之,本实施例是将彩色滤光结构120配置显示单元110的外表面上。值得一提的是,为保护置于显示单元110的外表面的彩色滤光结构120,可选择性地在彩色滤光结构120外再加上一层保护层(未绘示)。也就是说,在一实施例中,保护层(未绘示)可覆盖于彩色滤光结构120,以使彩色滤光结构120位于保护层(未绘示)与显示单元110的外表面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未经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713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