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眩膜的制造方法和用于制作防眩膜的模具的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71229.0 | 申请日: | 2010-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093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13 |
发明(设计)人: | 古谷勉;宫本浩史;森正春;早川登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3P15/24 | 分类号: | B23P15/24;G02B1/11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朱丹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眩膜 制造 方法 用于 制作 模具 | ||
1.一种模具的制造方法,是表面具有微细凹凸形状的防眩膜制造用模具的制造方法,其包含:
在模具用基材的表面实施镀铜或镀镍的镀敷工序、
对通过该镀敷工序实施了镀铜或镀镍的表面实施切削加工和研磨加工中至少任一个加工从而形成表面粗糙度为0.1μm以下的镜面的镜面加工工序、
通过切削加工在经镜面加工的面形成多个微细凹部的微细凹部形成工序、和
在形成了微细凹部的面形成保护膜的保护膜形成工序,
其中所述微细凹部形成工序中的多个微细凹部的切削加工通过切削工具进行,该切削工具在与模具用基材的表面平行的方向相对地直线移动并且在直线移动的同时在与模具用基材的表面垂直的方向进行微小往复移动,将切削的微细凹部间的平均最邻接距离记为a且单位为μm,将切削深度记为d且单位为μm时,满足以下的条件:
10≤a≤4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微细凹部形成工序中所述切削工具在与模具用基材的表面垂直的方向的微小往复移动通过压电元件进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微细凹部形成工序中形成的多个微细凹部形成为球面的一部分,将球面的半径记为R且单位为μm时,满足以下的条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保护膜形成工序是对形成了多个微细凹部的面实施镀铬的工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保护膜形成工序是通过蒸镀在形成了多个微细凹部的面形成以碳为主成分的保护膜的工序。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在所述微细凹部形成工序之后,包含通过蚀刻处理对表面形成的微细凹凸形状进行调整的蚀刻工序。
7.一种防眩膜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如下工序,即:
使用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制造的模具,将该模具的凹凸面转印于透明树脂膜,接着从模具将转印了凹凸面的透明树脂膜剥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化学株式会社,未经住友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7122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持键盘及光标控制器
- 下一篇:一种新型复合活性艳蓝染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