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实现微波通信网上公务电话的系统、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57561.1 | 申请日: | 2010-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778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14 |
发明(设计)人: | 彭良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7/00 | 分类号: | H04M7/00;H04M1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解婷婷;龙洪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实现 微波 通信 网上 公务 电话 系统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波通信网公务电话技术,尤其涉及实现微波通信网上公务电话的系统、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微波通信技术已经问世半个多世纪了,它是指用微波频率作载波携带信息,通过无线电波空间进行视距间的中继(接力)通信的方式。当前,数字微波通信、光纤以及卫星一起被称为现代通信传输的三大支柱。
数字微波通信设备按传输的容量可分为小容量的点对点设备和中、大容量的节点设备。传统的点对点设备的只能以视距的距离向一个空口的方向传输用户数据。但是随着用户数据量的剧增和工程组网的灵活多变,小容量的微波设备显然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因而大容量的节点设备或者汇聚设备便应运而生。节点设备首先是其容量一般都很大,而且可以同时往多个空口传输用户数据。
根据微波设备容量的不同,在工程上,微波通信网的组网形式也不一样。如图1所示是传统的微波网,网内设备大部分使用的是点对点设备,整个微波网络都是以中继的形式从一站往下一站传递用户数据,在主干道上很少有分支。如图2所示则是现代微波网的组网形式,从图中可以看到网络的边缘是小容量的点对点微波设备,在各中心节点处侧是利用大容量的节点设备,它可以同时对接多路其它的微波设备,如节点E、节点H,等等。
为了便于微波通信网工程的安装、开局以及日后对工程调试和维护,工程上都会使用到公务电话。与上面介绍的微波网的组网情况类似,根据微波设备容量的不同,传统的微波公务电话一般是以点对点的通讯方式,即在设备上提供一个单独的电话接口,将语音电话数据插入到微波数据帧结构中的固定位置进行传输,而在对方设备是从空口将接收到的微波数据帧内直接提取出语音数据,然后再输出到电话接口上。
在传统的点对点小容量的微波通信系统中,微波工程的公务只支持一跳节点设备(即相邻的节点设备)之间的通话。它一般采用RJ11接口(标准的电话线接口)以及PCM(64KBits/s)编码方式,通过直接摘挂机进行呼叫。
小容量的点对点微波通信系统中公务电话设备的原理框图如图3所示:
在发送端,语音信号从RJ11电话接口输入到PCM编解码单元进行编码后,经过语音公务电话通道(由一段公务电话开销字节模拟成)后进入复分解单元,与其它数据进行复接形成语音公务数据后传输到远端,同时,RJ11电话接口输入的语音信号还传输到摘挂机检测电路(在振铃控制-摘挂机检测单元中)以确定电话的状态,电话的状态信息通过CPU监控单元及网管通道接入复分解单元;网管数据经RJ45网口接入CPU监控单元,然后经网管通道接入复分解单元。
在接收端,远端传输过来的数据进入复分解单元后分解出公务语音数据、电话状态信息以及网管数据等。其中,分解出的电话状态信息经网管通道进入CPU监控单元,然后根据该信息激励振铃产生电路(在振铃控制-摘挂机检测单元中)来产生振铃信号;同时分解出的语音公务数据接入PCM编解码单元进行解码后经RJ11电话接口输出;分解出的网管数据经网管通道传入CPU监控单元后,通过RJ45网口输出。
上述点对点微波通信系统的公务电话采用微波帧内专门的一段公务开销字节进行传输,即该段公务开销字节模拟成语音公务电话通道。
用上述传统的微波公务电话的方式实现级联节点或者跨节点的公务电话比较复杂,如图4所示,其一是它需要在图3所示的点对点模式接口的基础上额外添加一个拨号模块,即图4中所示的双音多频(DTMF)编解码单元,其分别与RJ11电话接口、振铃控制-摘挂机检测单元及CPU监控单元相连。另外在图4所示的拨号模式下的CPU监控单元的功能也比点对点模式下复杂,它通过对DTMF码与本地ID码进行比较,判断接收的语音公务数据是发给本地的或者是发给其它节点设备的。对于本地的语音公务数据,则接收并将本地语音公务数据送入复分解单元,将其中的语音信息提取出来,然后送入PCM编解码单元进行解码后再进行通话;对于非本地的语音公务数据,则将该语音公务数据送往复分解单元而屏蔽掉本地的语音公务数据。在这种模式下,本地电话可以通过DTMF拨号来访问网络中的任何一个节点设备。
以上点对点节点设备或跨节点设备之间的公务电话的实现方法存在以下缺点:
(1)点对点公务电话只能适应于传统的点对点微波网,对于当今多节点的微波设备来讲,不能满足支持多个方向的需求,从而不能满足多方通话的需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575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