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息图及其摄影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51013.8 | 申请日: | 2007-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575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26 |
发明(设计)人: | 山内豪;渡部壮周;熊泽诚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3H1/10 | 分类号: | G03H1/1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汪惠民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息图 及其 摄影 方法 | ||
1.一种全息图的摄影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被摄体的全息图记录侧配置折射率体,使通过所述折射率体的来自所述被摄体的第一物体光和如下所述的第二物体光入射到在所述被摄体的全息图记录侧配置的全息图记录材料,同时使参照光入射到所述全息图记录材料并进行干涉而进行记录,所述的第二物体光是由从全息图记录侧向所述折射率体照射照明光并被所述折射率体的入射侧的面反射的光和在所述折射率体的入射侧的面发生折射并被所述折射率体的射出侧的面反射的光的至少一方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息图的摄影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从全息图记录侧照射到所述折射率体或所述半透射反射面的所述照明光透过所述全息图记录材料并从所述全息图记录材料的正面照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息图的摄影方法,其特征在于,
从全息图记录侧照射到所述折射率体或所述半透射反射面的所述照明光在透过所述全息图记录材料的位置附近发生聚光。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息图的摄影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折射率体的入射侧的面和射出侧的面的至少一方由平面以外的曲面或弯曲面构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息图的摄影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折射率体是由入射侧的面为凸面且射出侧为平面的凸平正透镜构成,将在所述凸平正透镜的入射侧的凸面的外周端反射的照明光的反射光相对于所述全息图记录材料的入射角设为θ1,将在所述凸平正透镜的入射侧的凸面照明光被折射而被射出侧的平面的外周端反射的反射光相对于所述全息图记录材料的入射角设为θ2,将自所述全息图记录材料至被摄体的距离设为L,将所述全息图记录材料的尺寸设为H,将所述凸平正透镜的直径设为R时,
按照满足
tan-1{(H-2R)/4L}≤θ1≤tan-1{(2H-R)/2L}
…(1)
tan-1{(H+2R)/4L}≤θ2≤tan-1{(2H+R)/2L}
…(2)
至少一方的方式配置并进行记录。
6.一种全息图的摄影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被摄体的全息图记录侧配置半透射反射面,使通过所述半透射反射面的来自所述被摄体的第一物体光和从全息图记录侧向所述半透射反射面照射照明光并被所述半透射反射面反射的第二物体光入射到在所述被摄体的全息图记录侧配置的全息图记录材料,同时使参照光入射到所述全息图记录材料并进行干涉而进行记录。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全息图的摄影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从全息图记录侧照射到所述折射率体或所述半透射反射面的所述照明光透过所述全息图记录材料并从所述全息图记录材料的正面照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全息图的摄影方法,其特征在于,
从全息图记录侧照射到所述折射率体或所述半透射反射面的所述照明光在透过所述全息图记录材料的位置附近发生聚光。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全息图的摄影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半透射反射面由任意的平面、曲面、弯曲面或散开的面构成。
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全息图的摄影方法,其特征在于,
通过从与所述第一物体光以及所述第二物体光相同的一侧使所述参照光入射,记录第一全息图,使再现照明光入射到所述第一全息图而发生衍射光,使其他参照光同时从相反侧入射到在所述衍射光入射的位置配置的体积全息图记录材料并使其发生干涉,记录第二全息图。
11.一种全息图,是利用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全息图的摄影方法记录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未经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5101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