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尾灯以及自动二轮车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48074.9 | 申请日: | 2010-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949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30 |
发明(设计)人: | 谏山宏幸;加鲁特·潘肃 | 申请(专利权)人: |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1S8/10 | 分类号: | F21S8/10;F21V7/00;F21V17/00;F21V13/00;B62J6/04;F21W10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8 | 代理人: | 柳春雷;南霆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尾灯 以及 自动 二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尾灯以及自动二轮车,尤其涉及适用于车身的后部形状朝向斜后上方成锐角的自动二轮车的尾灯以及具有该尾灯的自动二轮车。
背景技术
以往,存在车身的后部形状朝向斜后上方成锐角的自动二轮车。对于配置在这种车身的后部的尾灯,要求形成为薄型(减小上下方向上的尺寸)。
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6-222029号公报公开了这种现有技术的一个例子。在这里公开的自动二轮车所具有的尾灯中,沿圆板状的透光部件的边缘部排列了向外部发射光的发光位置。并且,通过包围光源的碗状反射部件的按照预定角度划分的各区域向透光部件的各发光位置反射从光源发出的光。
该现有的尾灯由于具有大致铅垂地立起了边缘的碗状反射部件,因此难以形成为薄型。换句话说,如果立起配置反射部件则在后视图中可看到大的反射部件从而提高可见性,但是会导致配置尾灯的车身的后部变厚。
另外,本申请的发明人研究了使尾灯的发光位置位于更上方的情况,以使得即使将尾灯形成为薄型也能够确保充分的可见性。但是,在如上述那样车身的后部形状朝向斜后上方成锐角的情况下,如果要使尾灯的光源位于更上方,则会导致光源位于更后方,以致光源与车身中心之间的距离变大。从而,传递到光源的振动变大,无法得到良好的可见性。因此,出于提高可见性的目的而使尾灯的发光位置位于上方的情况难以实现。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形成薄型并且能够提高可见性的尾灯、以及具有该尾灯的自动二轮车。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尾灯,其包括:光源;保持部件,具有檐部且保持光源,所述檐部从光源的上方向斜后上方延伸;以及透光部件,至少具有第一透光部和第二透光部,并且覆盖保持部件的后方,所述第二透光部位于比第一透光部靠向斜后上方的位置;檐部包括:第一反射面,位于光源的上方,用于朝向第一透光部反射从光源发出的光;以及第二反射面,位于第一反射面的斜后上方,用于朝向第二透光部反射从光源发出的光。
根据本发明,朝向透光部件的第一透光部和第二透光部反射光的檐部从光源的上方向斜后上方延伸,而没有形成在光源的下方,因此能够将尾灯形成为薄型。即,能够减小尾灯的上下方向上的尺寸。另外,当将该尾灯安装在自动二轮车上时,即使光源配置在较下方,由于被供应光的第一透光部和第二透光部配置在比光源靠向上方的位置,因此也能够使尾灯的发光位置位于上方,从而能够提高尾灯的可见性。
优选的是,透光部件还包括第三透光部,该第三透光部位于比第一透光部靠向下方的位置,第三透光部直接接收从光源朝向后方射出的光。在此情况下,能够在后视图中沿铅垂方向排列比反射面的数量多的透光部。
另外,优选的是,尾灯还包括非透光部件,该非透光部件不具有透光性且被设置成覆盖第一透光部和第二透光部之间的区域。在此情况下,第一透光部和第二透光部在后视图中看上去好像互相分离开了。结果,强调了发光位置存在多个的情况,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尾灯的可见性。
而且,优选的是,从第一反射面向第一透光部的光的供应和从第二反射面向第二透光部的光的供应之中的至少一者是集中照射。在此情况下,看上去好像在尾灯中存在与被集中照射光的透光部的数量相当的光源,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尾灯的可见性。
优选的是,第一透光部和第二透光部中的至少一者形成为朝向后方凸起的凸状。在此情况下,能够进一步提高看上去好像在尾灯中存在与形成为凸状的透光部的数量相当的光源的效果。
另外,优选的是,第一反射面朝向第一透光部集中照射光,第二反射面朝向第二透光部平行照射光。在此情况下,位于上方的第二透光部的亮度高于位于下方的第一透光部的亮度,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尾灯的可见性。
而且,优选的是,透光部件还包括第四透光部,该第四透光部位于第二透光部的至少一侧,檐部还包括第三反射面,该第三反射面位于第一反射面和第二反射面的至少一侧方,第三反射面朝向第四透光部反射从光源发出的光。在此情况下,发光位置被集中在较上方,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尾灯的可见性。
优选的是,第四透光部设置在第二透光部的两侧,第一透光部、第二透光部、以及第四透光部被排列成大致T字形。这样,通过将位于上方的第四透光部配置在第二透光部的两侧,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尾灯的可见性。
另外,优选的是,第二透光部的面积大于第一透光部的面积。在此情况下,位于上方的第二透光部的面积大于位于下方的第一透光部的面积,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尾灯的可见性。
而且,优选的是,第二反射面的面积大于第一反射面的面积。在此情况下,更多的光照射到位于上方的第二透光部,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尾灯的可见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未经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4807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光导膜的光连接装置
- 下一篇:可补充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