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阻尼器回位时间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46834.2 | 申请日: | 2010-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156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15 |
发明(设计)人: | 岑国标;马海军;兰建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慈溪市福尔达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9/00 | 分类号: | G01M19/00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徐雪波;景丰强 |
地址: | 315321 浙江省慈溪市逍林***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阻尼 器回位 时间 测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试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阻尼器回位时间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阻尼器用在汽车拉手上比较常见,一般包括外壳及相对外壳能转动的内壳,虽然已经很多公开的技术用于测试汽车拉手的性能,但单独用来测试阻尼器性能的设备还不多,阻尼器性能的信息获得有利于判定汽车拉手的优劣,而其中阻尼器内壳相对外壳的回位时间则是最重要的性能参数,直接能用来测试阻尼器回位时间的设备则少之又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阻尼器回位时间测试装置,该测试装置能直接准确地获得阻尼器回位时间。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阻尼器回位时间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
转动轴,能转动地横架于前述的支架上;
配重块,通过一绳索吊挂于前述的转动轴上;
手柄,设于前述转动轴一端并能驱动转动轴转动且相对支架能从第一位置转动到第二位置;
阻尼器定位机构,位于前述支架一侧,具有阻尼器定位头;
转接头,设于前述转动轴的另一端并与前述的阻尼器定位头相对;
控制器,用于接收信号及计算阻尼器回位时间;
第一传感器,用于感知前述手柄处于第一位置并将信号输送给前述的控制器;以及
第二传感器,用于感知前述手柄处于第二位置并将信号输送给前述的控制器。
作为优选,所述的手柄从第一位置转动到第二位置所需转动的角度可以是45°、90°、180°或270°。
所述的支架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而所述的转动轴两端则分别对应前述的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而能转动设置,所述的手柄靠近前述的第二立柱设置,并且,所述的第二立柱外侧延伸设置有一L形支座,而所述的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则设于前述的支座上端部。设置简单,感应敏锐,可以保证准确度。
所述的阻尼器定位机构还包括支撑座及竖直地设于支撑座上并相对支撑座能转动的转盘,该转盘上布置有多个不同款式或型号的阻尼器定位头。可以适应多种规格的阻尼器测试。
所述的支撑座底部设有导轨,所述的支撑座相对该导轨能来回移动,并且,前述导轨所在轴线与所述转动轴所在轴线平行。以适应不同长度的阻尼器。
支撑座的定位优选如下方式设置:所述的导轨前后两端均设有限位块,并且,至少其中一个限位块内侧设有一可调节的限位螺栓。
便于设置,所述的支架、限位块及导轨均设于一底板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电子传感,结合机械转动,能准确地获得阻尼器在单位角度内的回位时间,测量准确,操作简单,整体设备结构简单,造价较低,易于普及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主视图。
图2为实施例立体图。
图3为阻尼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阻尼器回位时间测试装置包括底板1、支架、转动轴4、配重块44、手柄、阻尼器定位机构5、转接头41、控制器、第一传感器31及第二传感器32,支架和阻尼器定位机构5均设于底板1上。
支架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支柱21和第二支柱22,转动轴4两端则分别对应第一支柱21和第二支柱21而能转动设置,具体通过轴承(图中无显示)和轴承座24配合实现转动设置,手柄42设于转动轴4一端并能驱动转动轴4转动且相对支架能从第一位置转动到第二位置,并且手柄42靠近第二立柱22设置,并且,第二立柱22外侧延伸设置有一L形支座23,第一传感器31和第二传感器32则设于支座23上端部。
阻尼器定位机构5位于支架一侧,包括阻尼器定位头51、支撑座53及竖直地设于支撑座53上并相对支撑座53能转动的转盘52,具体也采用轴承和轴承座配合结构实现转动,该转盘52上布置有四个不同款式或型号的阻尼器定位头51,以适合不同阻尼器的定位。配重块44通过一绳索43吊挂于转动轴4上,转接头41设于转动轴4的另一端并与阻尼器定位头51相对。
控制器设置于控制柜3内,用于接收信号及计算阻尼器回位时间,而控制柜3设于底板1上,第一传感器311用于感知手柄42处于第一位置并将信号输送给控制器;第二传感器用于感知手柄42处于第二位置并将信号输送给控制器。
手柄42从第一位置转动到第二位置所需转动的角度为180°,在本实施例中即第一传感器31和第二传感器32处于支座23上端部的同一水平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慈溪市福尔达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慈溪市福尔达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468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