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阿奇沙坦中间体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45420.8 | 申请日: | 2010-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444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8 |
发明(设计)人: | 岑均达;束蓓艳;吴雪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7D235/26 | 分类号: | C07D235/26 |
代理公司: | 上海金盛协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42 | 代理人: | 解文霞 |
地址: | 20004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阿奇沙坦 中间体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阿奇沙坦的中间体2-乙氧基-1-[(((2’-羟基氨甲亚氨基)联苯基)-4-基)甲基]-1H-苯并咪唑-7-羧酸甲酯的制备方法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阿奇沙坦是一种选择性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具有降压作用和中枢神经作用。阿奇沙坦的制备和治疗用途,已描述在中国专利CN92105152的说明书中。在上述专利说明书中描述了阿奇沙坦的合成,其中下式(I)化合物,即2-乙氧基-1-[(((2’-羟基氨甲亚氨基)联苯基)-4-基)甲基]-1H-苯并咪唑-7-羧酸甲酯是合成阿奇沙坦的重要中间体。
制备式(I)化合物的方法已描述在出版物J.Med.Chem,1996,Vo39(26),5528-5235中,同时也记载在中国专利CN92105152的说明书中。J.Med.Chem中公开的方法是将下式(II)化合物,即1-[(2’-氰基联苯-4-基)甲基]-2-乙氧基苯并咪唑-7-羧酸甲酯在盐酸羟胺和三乙胺作用下,于二甲亚砜 中反应制得式(I)化合物。然而,在此条件下不仅反应时间长,而且会产生与目标产物相当量的式(III)化合物以及其他杂质,导致实际收率很低,后处理不易。中国专利CN92105152中是在盐酸羟胺和28%的甲醇钠作用下于二甲亚砜中反应,同样产生与目标产物相当量的酰胺杂质。虽然文献收率可达90%,但实际显然无法做到,收率很低。
考虑到阿奇沙坦的市场前景,对其重要中间体式(I)化合物的制备方法进行改进是很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更简便且收率较高的制备式(I)化合物的方法。
本发明在研究式(I)化合物制备方法的过程中,发现直接用羟胺水溶液代替盐酸羟胺与式(II)化合物反应就可以方便的制得式(I)化合物,而且我们惊奇地发现该方法还可以避免专利CN92105152中所公开方法产生的与产物量相当的酰胺杂质!收率得到极大的提高,后处理也简单。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2-乙氧基-1-[(((2’-羟基氨甲亚氨基)联苯基)-4-基)甲基]-1H-苯并咪唑-7-羧酸甲酯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将式(II)化合物1-[(2’-氰基联苯-4-基) 甲基]-2-乙氧基苯并咪唑-7-羧酸甲酯与羟胺水溶液反应,冷却析晶得目标产物。
上述2-乙氧基-1-[(((2’-羟基氨甲亚氨基)联苯基)-4-基)甲基]-1H-苯并咪唑-7-羧酸甲酯的制备方法,还可以加入碱。所用的碱包括三乙胺,二异丙基乙胺,二乙胺,三甲胺,吡啶,哌啶等有机碱,优选三乙胺。当使用三乙胺时,每摩尔式(II)化合物最好使用催化量的三乙胺,最优选1摩尔的三乙胺。
本发明的反应在有机溶剂中进行,所选用的有机溶剂包括乙醇、甲醇和异丙醇,优选的有机溶剂为乙醇。
上述2-乙氧基-1-[(((2’-羟基氨甲亚氨基)联苯基)-4-基)甲基]-1H-苯并咪唑-7-羧酸甲酯的制备方法,优选质量浓度为20%-70%的羟胺水溶液。每摩尔式(II)化合物优选使用5-15摩尔的羟胺,最优选使用10摩尔。
反应温度为室温至回流温度,优选温度为回流温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大大减少了现有技术中产生的与产物量相当的酰胺杂质,提高了收率;反应时间也从原来的48小时仍有少量原料未反应完全到24小时反应完全,提高了效率;后处理不需要酸提碱游离的繁琐步骤,反应结束后冷却可以直接析出目标产物。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2’-氰基联苯-4-基)甲基]-2-乙氧基苯并咪唑-7-羧酸甲酯(0.4g,0.97mmol),50%羟胺水溶液(0.33g,4.9mmol),三乙胺(0.1g,0.97mmol)于乙醇(10ml)中回流48h,冷却析晶,过滤得到标题化合物0.2g,收率46.3%。反应48h 后反应液液相数据显示,酰胺杂质∶产物(液相图谱面积比)∶原料=37.37∶54.52∶0.42。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未经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454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