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丝网印刷框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38434.7 | 申请日: | 2010-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095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13 |
发明(设计)人: | 江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利 |
主分类号: | B41F15/36 | 分类号: | B41F15/36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 |
地址: | 江苏省昆山***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丝网 印刷 框架 装置 | ||
1.一种丝网印刷框架,包括由若干细长下框架组件(106)连接形成的下框架(102),其特征在于:所述丝网印刷框架(100)还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下框架组件(106)上的若干上框架组件(104),所述上框架组件(104)上部沿纵向设有锁条卡槽,上框架组件(104)底部设有端部朝向框架内侧方向(110)设置的上突出部,所述下框架组件(106)上设有分别能在第一工作位置和第二工作位置与上框架组件的上突出部啮合定位的若干下匹配部,所述第二工作位置相对于第一工作位置远离框架中心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丝网印刷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框架组件(104)位于框架外侧方向(120)的外端底部具有上分离面(504),所述下框架组件(106)位于外侧方向(120)的外端顶部具有下分离面(406),所述上框架组件(104)与下框架组件(106)在第二工作位置啮合定位时,所述上分离面(504)和下分离面(406)相邻并形成楔形空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丝网印刷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框架组件(104)位于外侧方向(120)的外侧面设有内凹的容置支撑面(40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丝网印刷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为不对称的倒T形槽(500),所述倒T形槽(500)位于内侧方向(110)的内侧壁设有定位凹部(505),所述倒T形槽(500)于外侧方向(120)一侧的上壁于倒T形槽口处形成扳手啮合面(50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丝网印刷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倒T形槽(500)的上壁于扳手啮合面(506)下方设有向下凸起的阻挡突起部(508)。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丝网印刷框架,其特征在于:位于倒T形槽(500)的槽口内侧方向(110)一侧的上框架组件(104)最高处的水平位置不低于所述下框架组件(106)最高处的水平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丝网印刷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框架组件(104)底部的上突出部为上棘齿(502),所述下框架组件(106)上部的下匹配部为与上棘齿(502)对应啮合的下棘齿(40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丝网印刷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框架组件(104)底部的上突出部为朝向框架内侧弯曲的上钩状突起(804,806),所述下框架组件(106)的下匹配部为与上钩状突起啮合的下侧槽(710,712,714)。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丝网印刷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框架组件(608)上部靠近框架内侧的部分具有支撑部(607),所述上框架组件(604)位于支撑部(607)的外侧且在第一工作位置所述上框架组件(604)的内侧支撑于所述支撑部(607)外侧的支撑面(706)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丝网印刷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框架组件(604)靠近框架内侧的一边顶端设有圆滑突起(802),所述圆滑突起(802)顶部的水平高度不低于所述支撑部(607)的顶面(608)的水平高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丝网印刷框架,其特征在于:靠近框架内侧的下匹配部的水平高度高于远离框架内侧的下匹配部的水平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利,未经江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3843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壳管式热交换器
- 下一篇:海关电子走廊监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