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油馏分油的加氢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36475.2 | 申请日: | 2010-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371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1 |
发明(设计)人: | 兰玲;刑颖春;门存贵;侯远东;张学军;鞠雅娜;陈烈杭;袁晓亮;孙洪磊;钟海军;张振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G69/00 | 分类号: | C10G6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 | 代理人: | 谢小延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油 馏分 加氢 处理 方法 | ||
1.一种汽油馏分油的加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1)首先汽油馏分油进入蒸馏装置A;汽油馏分油按质量含量由下列组分组成:饱和烃10~80%,烯烃10~60%,芳烃0~35%,硫化物50~2000μg/g;蒸馏装置A的塔顶温度为65~100℃,塔底温度为180~200℃;蒸馏装置1的塔顶压力为0.1~0.3MPa,塔底压力为0.12~0.35MPa,轻重汽油切割点控制在65~100℃;
(2)重汽油进入硫分离系统;
硫分离系统选择萃取蒸馏工艺,分离出高硫含量的芳烃组分萃取油和萃余油;萃取所用溶剂是砜类,甘醇类,烷酮类,酰胺类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或硫分离系统选择膜分离装置,分离出富含硫的渗透物和贫硫的保留物;膜是单层膜、复合膜或杂化膜;材料包括:膜是氟化聚烯烃、聚酯酰亚胺或聚脲/聚氨酯;脱硫吸附剂;溶剂;添加剂;
(3)富含硫化物的芳烃组分进入加氢脱硫装置进行加氢脱硫反应;
反应工艺条件:重量空速为0.5~15h-1;氢/油体积比为50~1000v/v;操作温度为100~450℃,操作压力为0.5~5.0MPa;
催化剂为高脱硫率选择性加氢催化剂是专利CN101407731公开的,以耐高温的无机氧化物单体或者复合物为载体,按载体重量100%计,活性组分为10~20%的VIB族和/或3~10%VIII族元素或其化合物,并添加1~3%助剂P;
(4)贫硫组分进入芳构化装置,烷烃和烯烃进行芳构化改质降低烯烃含量,同时产生更多的高辛烷值的芳烃;
反应工艺条件:重量空速为1~3h-1;氢/油体积比为100~300v/v;操作温度为350~450℃,操作压力为0.5~3.0MPa,操作方式是移动床、流化床或固定床;
催化剂为临氢芳构化脱硫催化剂,催化剂中的活性组分为一种或两种第VIB或VIIIB族中的金属氧化物,改性剂为IIB或镧系中的一种或两种金属氧化物,负载于氧化铝、ZSM-5分子筛、Beta分子筛、SAPO分子筛、Y分子筛中的一种或几种复合制成的复合载体上;载体具有如下性质:比表面积200~450m2/g,孔体积0.15~0.35ml/g,堆比0.50~0.95g/100ml,挤压强度在100~300N/cm;
(5)高辛烷值的芳烃油、轻汽油和加氢脱硫反应油调和为产品汽油;
(6)硫分离系统上部与蒸馏装置B相连接;蒸馏装置B上部采出做化工轻油使用,下部采出为高十六烷值的柴油组分;
蒸馏装置B的塔顶温度为130~160℃,塔底温度为180~220℃;蒸馏装置B的塔顶压力为0.1~0.3MPa,塔底压力为0.12~0.35MPa,化工轻油和柴油组分切割点控制在130~160℃。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油馏分油的加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硫分离系统为萃取蒸馏装置,所用溶剂是环丁砜、四甘醇、五甘醇,N-甲基吡咯烷酮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油馏分油的加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硫分离系统选择膜分离装置,溶剂是N-甲基吡咯烷酮、二甲基乙酰胺、环丁砜或四氢呋喃。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油馏分油的加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脱硫吸附剂是粉末状Y分子筛、13X分子筛、5A分子筛或活性炭或活性氧化铝。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油馏分油的加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添加剂是聚乙二醇、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烯醇或甘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3647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