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胶合竹板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35783.3 | 申请日: | 2010-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851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7 |
发明(设计)人: | 陈勇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欣远竹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7D1/04 | 分类号: | B27D1/04;B27D1/06;B32B21/14 |
代理公司: | 湖州金卫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2 | 代理人: | 赵卫康 |
地址: | 313305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胶合 竹板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胶合竹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合竹板的表面层为竹块胶合板,并且所述竹块胶合板的竹丝排列方向与自身板面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合竹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合竹板为单层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合竹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合竹板为多层板,所述表面层包括上面层和下面层,上面层和下面层之间设有中间层,所述中间层为至少一张竹片平压胶合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胶合竹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层为两张或两张以上的竹片平压胶合板,相邻两张的竹片平压胶合板的竹丝方向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胶合竹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合竹板的厚度为3~20c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胶合竹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面层和下面层的厚度为3~20mm;中间层的竹片平压胶合板的单层厚度为2~9m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胶合竹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面层和下面层的厚度为6mm;所述中间层为3张竹片平压胶合板,单层厚度按胶合顺序依次为2mm、3mm、2mm。
8.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合竹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①将毛竹截断制成片状,再去青去黄,制成平整的竹片,然后将所述竹片上胶后侧叠成板坯,然后热压成截面为正方形的竹片条;施胶量为100~300g/m2;热压条件为温度50~100℃,压力0.6~3MPa,热压时间控制在3~30min;
②将所述竹片条上胶,然后以相邻竹片条的竹片的侧压方向垂直的方式将所述竹片条配成板坯,然后热压成板;施胶量为100~300g/m2;热压条件为温度50~100℃,压力0.6~3MPa,热压时间控制在3~30min;
③将步骤②制得的板上胶,然后以相邻板的竹片的侧压方向垂直的方式将所述板叠配,然后热压成板材;施胶量为100~300g/m2;热压条件为温度50~100℃,压力0.6~3MPa,热压时间控制在3~30min;
④将步骤③制得的板材,在垂直于所述板材的竹丝方向的平面上,将所述裁切成既定规格的胶合竹板。
9.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合竹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①将毛竹截断制成片状,再去青去黄,制成平整的竹片,然后将所述竹片上胶后侧叠成板坯,然后热压成截面为正方形的竹片条;施胶量为100~300g/m2;热压条件为温度50~100℃,压力0.6~3MPa,热压时间控制在3~30min;
②将所述竹片条上胶,然后以相邻竹片条的竹片的侧压方向垂直的方式将所述竹片条配成板坯,然后热压成板;施胶量为100~300g/m2;热压条件为温度50~100℃,压力0.6~3MPa,热压时间控制在3~30min;
③将步骤②制得的板上胶,然后以相邻板的竹片的侧压方向垂直的方式将所述板叠配,然后热压成板材;施胶量为100~300g/m2;热压条件为温度50~100℃,压力0.6~3MPa,热压时间控制在3~30min;
④将步骤③制得的板材,在垂直于所述板材的竹丝方向的平面上,将所述裁切成既定规格的上面层和下面层;待用;
⑤将毛竹截断制成片状,再去青去黄,制成既定规格的平整竹片,然后将所述竹片上胶后平行排列成板坯,然后热压成既定规格的竹片平压胶合板;施胶量为100~300g/m2;热压条件为温度50~100℃,压力0.6~3MPa,热压时间控制在3~30min;待用;
⑥将步骤④制得的上面层和下面层,步骤⑤制得的多张竹片平压胶合板为中间层,分别上胶后,按照上面层、中间层和下面层的顺序叠配成板坯,然后热压成既定规格的胶合竹板;所述中间层相邻两张竹片平压胶合板的竹纤维排列方向相互垂直;施胶量为100~300g/m2;热压条件为温度50~100℃,压力0.6~3MPa,热压时间控制在3~3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欣远竹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欣远竹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3578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嵌入式单晶硅腔体的六边形硅膜压阻式压力传感器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棘轮扳手